光伏组件行业海外遭遇重创的时候,光伏照明应用在国内正蓬勃兴起。
尽管顶着公司高管和上层压力,相信“一切皆可太阳能”的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曾经明确表态,“绝不进入光伏组件行业”,但他却选择了一个全新的细分市场———光伏终端应用。因为他坚信,“商业化及终端运用是光伏可持续发展的惟一途径”。
不过,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事与愿违”。照目前的发展态势,光伏终端应用行业有可能“自我毁灭”。
“北京奥运会举办时安装的太阳能路灯1年即被拆除,北京昌平区安装的上千盏太阳能路灯半年后的故障率就达到21%,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太阳能照明垃圾工程被政府换成普通市电照明。”说起光伏终端应用的“败走麦城”,黄鸣担忧的是整个行业的发展前景。
国标缺失致行业乱象
据了解,太阳能路灯照明是光伏行业的一个细分市场,因其能够直接利用太阳能发电,且无需复杂昂贵的长距离输电线缆,同时具备自动操作、电压安全等诸多优点,在过去几年里被广泛而快速地用于替代传统路灯。
然而,这个细分市场正在遭遇“昙花一现”的阵痛。
“这是一个朝阳行业,还没发展起来,就被无数的潜规则充斥。”5月11日,黄鸣在接受《中国建设报?中国住房》记者采访时痛斥不规范的市场与某些同行,“在光伏终端应用这个新兴产业领域,国家标准、质检、售后等体系相对滞后于产业发展,导致全国上马了大量的垃圾工程,国家质监部门又无法对小规模产业实施有效监督。”
“更为糟糕的是,好多小的企业施工完毕后,人力财力跟不上,无售后服务,企业品牌更换注销频繁,导致市场上太阳能路灯‘孤儿’产品越来越多,败坏了行业形象、损害了甲方利益。”黄鸣说。
在他看来,太阳能路灯市场与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低质低价”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也许这已经是中国很多产业的最大特色。”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太阳能路灯产品以拼凑为主,而非自主研发生产,一些无工厂的照明企业更是这个行业的“搅局者”。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使得产品质量无从保证。“有的路灯三天两头出故障不亮;有的灯的亮度衰减很快,仅用一年就已经无法照明;还有的灯杆严重锈蚀甚至发生倾倒事故。”
而在地方政府对太阳能路灯安装管理的招标过程中,往往出现单纯比拼价格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甚至有一大批“短命公司”扰乱太阳能路灯招标。
“每个地区招标时都会出现一些临时注册成立的公司,工程一完工拿到工程款后就解散了,最终这些问题路灯变成政府甩不掉的包袱。”据知情人介绍,这些企业往往实施低价投标和暗箱操作,使得行业不断出现低质低价的垃圾工程,迫使地方政府每年进行维修招标,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政资金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