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经历了之前的如火如荼的发展之后,光伏产业陷入了低谷。今年以来,大家很少从媒体上看到光伏的消息,而从行业数据来看,光伏产业也并不突出。不过,从目前来看,光伏产业的发展似乎会出现新的变数。
今年以来,作为终端产品的光伏组件价格小幅回升,目前稳定在每瓦70美分的水平。通过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降低资产负债率,不少光伏企业已经走出困境,A股上市的26家上市企业中,8成以上已经扭亏为盈。
但是,一些企业能够盈利,并不能成为整个行业平稳发展的代名词。从供需关系来看,2013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为36吉瓦,而在2012年,我国的产能就达到了40吉瓦。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一些企业最终停产。
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停产的企业都是地方政府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工程,部分地方出现了越位干预的行为,让企业“停产而不破产”,这也拖慢了行业兼并重组的脚步。
随着光伏产业的转亏为盈,一些地方重新利用行政手段扶持当地光伏企业。有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在青海、四川、江西等地方,都出现了这些“停产而不破产”的技术落后企业重新复工的迹象。
而且,我国光伏的中低档产品质量不如韩国,高档产品不如日本和欧盟,虽然全球十大光伏企业中我国占了8个席位,但被欧盟认可的高端品牌只有去年已经破产的无锡尚德。
大而不强,是中国光伏企业发展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光伏产业怎么发展,这是一个太大的话题,不过,光伏行业要健康发展,就必须远离各地政府的扶持,经历了浴血奋战并且存活下来的企业,才是这个行业发展的希望。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光伏产业似乎有一定起色。产品价格上涨使一些企业扭亏为盈,而这个时候,一些地方停产已久的光伏企业又准备开工,而这背后,有不少都是来自地方政府的扶持。为什么这些产能落后的企业能够死而不僵,而且能不断得到政府的扶持?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表示,其实当初建立光伏企业的时候,背后就有地方政府的身影,以此为名划出一个开发区,然后进行招商引资。其中,一些充门面的光伏产业,实际上既没有技术,又没有资金,同时也没有相关的实力,所以这些企业到处去找一些落后产能。这些落后产能建立以后,当竞争一旦激烈以后,特别是欧洲或者是美国对我们进行封杀以后,它的产品就很难再有市场,所以就出现了僵而不死的情况。同时,这些企业还背负了很多债务,所以地方政府不能让它死,一旦死了以后,这些债务恐怕就变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很多债务背后是地方政府担保的,所以这些企业就一直处于僵而不死的状况。而最近我们的GDP可能出现了相对的下滑,整个经济增长增速放缓,所以地方税收也相应减少,地方政府发现国家对光伏企业有很多的支持,所以它觉得这些企业还有一个新的市场,觉得这种落后产能有可能能够解套,所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这些落后产能又出现了死灰复燃。
从目前来讲,政府的扶持是否足以让这些企业出现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