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平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他说,光伏产业实际上是一个高技术产业,如果只生产那些低端的产品,很难有生存空间。而且现在我们的光伏产业,动辄几十亿上百亿,有的甚至可以达到千亿资金,跟这样的企业竞争,几乎没有活路。而且这些企业,比如说协鑫集团,有很多技术,它的生产成本就非常低,即便产能落后的企业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比如说提供免费土地,压低电价,给予各种各样的特殊对待,其实跟这些大的光伏企业也是没有办法竞争的。而何况我们现在环保越来越严,一旦抓住以后可能是一次性死亡,所以对这些企业来说,地方政府继续支持它,继续把钱给它,可能会死的更惨。
中国和欧盟的光伏争端去年经理谈判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是中国光伏企业在欧洲的价格优势因此而失去。作为光伏产品的需求大户,欧洲对中国光伏产品的认可度并不高,而国内的需求显然无法支撑这么大的产能。如果地方政府急于让停产企业恢复生产,是否可能给行业未来的发展带来新的重大隐患?有没有办法抑制地方政府盲目扶持光伏企业的冲动?
韩晓平说,其实欧洲的市场就是被这些地方企业搞乱的。我们不是没有好企业,我们一些企业的产品非常好,也达到世界先进的等级,但由于这些地方的企业进来以后,恶性竞争,拼命压价,他们的产品基本上是低效、低价、低质、低服务,就是“四低”产品,这样的产品以很低的价格冲击我们的传统市场,逼迫着那些质量好的企业也不得不降价,就导致了一个恶性竞争,而这个恶性的竞争在欧洲人看来就是一种倾销,所以对我们进行封杀。如果这个问题不去想办法克服,再一次出现类似的问题也是很可能的。因为这些企业总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它们可以绕过我们正常的出口渠道,通过第三世界的国家再进入市场而扰乱这个市场,可能就会导致欧洲对我们的企业进一步封杀,这对整个产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怎么抑制地方政府这种盲目扶持光伏企业的冲动,让光伏企业有一个独立自主发展的空间?
韩晓平强调,对地方政府来说,一是不能用GDP来考核它,地方政府这种冲动很大程度就是因为GDP考核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而且地方的税收可能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因为它的财政支出太大,税收减少以后它有一种拼命刺激产业发展来获得税收的冲动。同时,对地方来说还有就业压力的问题。所以让地方转型可能也不是马上就能做到的,但我们确实也要封锁那些企业,一些企业的产品质量不行的话,我们不能够让它继续生产。这样的话就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应该是一个比较公平的,由行业共同来组成,一些产品的质量标准由行业协会来制定,如果达不到质量标准,那就既不能出口也不能让它进入市场,不能让它进行安装,因为这些产品的质量是很差的,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很不负责任的。
对于光伏企业来说,要想突围,应该怎么做?韩晓平认为,光伏企业首先要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不断下工夫;另外,在降低成本方面还要加油;更关键的是要提高质量。这些企业再继续生产低质量产品的话,会越来越没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