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总体形势有所好转,但在关键技术、政策细化、贸易环境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和不足,国内光伏制造业亏损状况未见根本性改变,长期仍面临深度调整风险。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发布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逐步回暖,行业全年销售收入3230亿元;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在产多晶硅企业由年初的7家增至年底的15家,多数电池骨干企业扭亏为盈,部分企业全年净利转正。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相关政策及配套体系进一步完善,今年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总体将平稳回升,多晶硅、电池价格趋于平稳,国内应用市场将持续扩大,主要企业有望实现全年盈利。
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36GW,同比增长12.5%;全年多晶硅、组件价格分别上涨47%和8.7%。加上欧盟对我国光伏“双反”案达成初步解决方案,我国对美韩多晶硅“双反”作出终裁,国内光伏产业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改善,企业经营状况趋好。
统计显示,2013年,我国光伏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应用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国内多晶硅产量8.4万吨,同比增长18.3%;电池组件产量约26GW,占全球份额超过60%,同比增长13%,出口量16GW,出口额127亿美元。国内市场快速增长,新增装机量超12GW,累计装机量超20GW,电池组件内销比例从2010年的15%增至43%。
受政策引导和市场调整等影响,国内光伏产业此前的无序发展态势得到一定遏制,部分落后产能开始退出,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前10大光伏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23.6%,前50家销售占比达63.6%,产业发展逐步向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内蒙古、青海、河北等区域集中。
统计也表明,我国骨干企业已掌握万吨级多晶硅及晶硅电池全套工艺,光伏设备本土化率不断提高。2010年至今,每千吨多晶硅投资下降47%,每千克多晶硅综合能耗下降35%,多晶硅企业人均年产量上升165%,骨干企业副产物综合利用率达99%以上;每兆瓦晶硅电池投资下降超过55%,每瓦电池耗硅量下降25%;光伏发电系统投资由25元/瓦降至9元/瓦。
上述负责人提醒,尽管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总体形势有所好转,但在关键技术、政策细化、贸易环境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和不足,国内光伏制造业亏损状况未见根本性改变,长期仍面临深度调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