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空间广阔
在今年光伏利好政策频出的形势下,资本市场显得格外活跃。在明确了2014年中国光伏终端市场建设目标1400万千瓦后,国内光伏大鳄们使出浑身解数通过海外融资、全产业链布局、建立新型合作模式等手段试图在这次光伏盛宴中多分一杯羹。
业内人士分析,
光伏电站在融资模式上有很大创新空间。目前民营光伏运营商和分布式电站均存在融资瓶颈,但未来存在多种可能的解决途径:融资租赁/PPA(直租、售后回租、SCTY模式)、互联网金融/众筹模式、信托和境外低成本资金等。模式创新带来光伏运营商融资渠道的拓宽,并使光伏行业的融资环境不断改善。未来光伏电站的标准化和保险机制的引入将消除融资方的顾虑,降低资金成本和高杠杆带来的风险。在光伏电站与金融工具的结合日益深入和多样化的大趋势下,对金融理解更深刻的运营商将脱颖而出。
“去年下半年很多基金、融资租赁公司对于光伏电站投资都处于观望状态,但今年一季度情况已发生变化,资金关注度明显比去年四季度有所提升。”姚杰表示,私募基金等多方资金正陆续进入电站投资领域。因为光伏电站内部收益率可达到8%-12%,只要不存在限电问题且质量过关就可保证20年寿命,将是一项有长期稳定收益的投资。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GF-solarbe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