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出来的组件质量得到保证,更容易获得市场及客户的认可,得益于此,航天机电的产品陆续登陆海外市场,并进入了以质量服务作为首选要求的日本市场。
“我本以为日本会象中国一样,大型地面电站更容易起来,事实上不是这样的,日本土地是一块一块制定的,还需要举行各种听证会,不容易立项建设,时间周期也比较长。所以日本不会大规模爆发地面电站,而是会陆续开发,地面电站将与分布式发电同步进行,甚至地面电站会更好。也正因为此,日本的市场是持续的,对于我们而言是有利的。”张忠卫表示看好日本市场,也看好单晶组件。
在张忠卫看来,不管单晶多晶,最后都是要走到平价上网,谁性价比占优谁获得更多优势,所以现在整个晶体硅市场,80%是多晶,20%是单晶。这跟市场息息相关,根据目前形势,三年之内多晶还是占优,毕竟还有那么多土地空间可以开发。但论潜力,单晶的希望更大,多晶大批量生产做到19%也就差不多了,但单晶有上升空间。单晶批产平均效率达到22%,将是单多晶的分水岭。
他同时表示,组件也需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最优设计,需要追求最优发电性价比。
比如一个3KW、5KW的民用分布式发电系统,不以建设成本计算,就综合成本而言,发电量高回报率高,采用单晶组件更合适。单位MW的产品发电量越高回收期越短,大型地面电站也是如此,再加上采用对应的组件产品可以更好地帮电站业主实现更高收益率。
近几年,航天机电在不同的区域开发电站,这些地方拥有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因此对组件的性能需求也各不一样。终端的需求很快的反馈到了制造端,张忠卫看到了晶硅组件技术的发展趋势,推崇开发不同的差异化高效率低成本应用产品,比如针对沿海、水库等潮湿的应用环境,采用抗盐雾、抗PID组件;人畜居住集中的分布式系统发电,则开发智能防火组件;沙漠等高温、通风较差的地区,推荐低工作温度组件;西部大型地面电站,采用耐高压组件等,他将此称为“全局优化战略”。
反之,拥有良好质量控制体系,自主生产质量可靠的组件为航天机电带来另一优势:对光伏电站质量的保证。
电站与制造端的相互影响配合,无形中增加了彼此的竞争力,拉动了两个业务版块的发展,这种立足于制造端,转型电站的模式,打造精品工程的模式,势必会让这家低调务实的公司崭露更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