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贸易摩擦的第一目标国和最大受害国。2月14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裁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对美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损害,这一裁决意味着美国商务部将再次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展开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
目前,中美两国新能源贸易处于相对均衡态势,中国在核电领域为技术输入国,而在太阳能领域为产品输出国,风电设备制造领域除了GE在中国具有部分产能外,两国制造业基本都是本土化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中美在新能源领域其实是相互牵制的竞争伙伴关系,太阳能领域的竞争是中美两国在后危机时代争夺国际市场和国际技术标准话语权的具体体现,更是一种国家策略的大博弈。
一直以来,针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双反”调查既缺乏事实根据也是不负责任的,是典型的美国式贸易保护主义。“双反”调查中,经济利益之争仅是表面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要保持高技术领域独大的竞争优势地位。美国不愿看到中国在相关产业逐步发展壮大,惟恐中国的技术崛起对其产业构成威胁。特别是在后危机时代,美国为了依然保持世界技术领先地位,便于向全球推销其新能源技术和相关产品,不断攫取超额利润,一旦触及新能源战略的敏感神经,美国不惜采取一切非常规手段,以达到其扼制竞争对手的目的。
美国方面,奥巴马政府把发展新能源产业视为加快经济复苏和增强下一轮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工程,今年年初出台的《国家出口振兴计划》,目标是要使美国出口额在5年内翻番,增加200万个就业机会。落实该计划的一项重要手段就是所谓的“加速建设自由与公平准入的世界市场”。考虑到当前制造业回流缓慢,美国借助“双反”调查等贸易救济手段发起贸易摩擦的策略也就顺理成章了。
美国“双反”调查可能会带来联动效应,引起欧盟等国仿效美国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采取不利行动。果真如此,中国将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贸易摩擦。因此,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应牵头积极应诉,设法成功地让美国贸易代表、顾问委员会相信中方的申诉理由,与此同时,国内相关企业也需紧急行动起来,积极收集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利于中方的证据材料作为“抗辩”依据,以增加中方胜诉的可能性,争取利用大量有利证据将本案在调查取证阶段终结。根据案情发展进程,中国政府和新能源产业界可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由相关协会牵头,到美国各州进行公关游说,拜访美国相关协会、商会和参众议员,让美国政府充分意识到“合则两利,斗则两败”的道理,毕竟中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市场。中国企业也可按照美国的方法行事,通过政治游说的方式向政府施压,以阻止美方在诉讼道路上走得太远。
美国的“双反”调查之所以让中国新能源产业越来越被动,主要是因为光伏产业对海外市场依存度太高。相反,风电、节能汽车行业则因为有国内市场作支撑,就不会轻易受贸易摩擦的冲击。由此可见,快速培育发展国内市场,将会大大降低相关产业对海外市场的依赖程度。根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初稿,初步确定了主要可再生能源行业“十二五”期末的发展目标,其中光伏发电装机目标为5G瓦,风电装机目标为9000万千瓦。面对如此巨大的国内市场潜力,为进一步降低光伏产业的发展风险,中国应该在逐步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发展方面做出更多实质性的努力。(作者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世界经济研究所 、美洲大洋洲研究部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