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局集团旗下的光伏巨鳄——联合光伏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光伏”)正在下游领域攻城略地。
6月8日,全球最大单笔太阳能电站收购交付启动,联合光伏向海润光伏(4.86, -0.26, -5.08%)支付3.5亿元预付款,用于收购后者位于中国大陆17个地区的光伏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为930兆瓦,收购总价约为88亿元。截至2014年年底,联合光伏已经在内蒙古、青海、甘肃、江苏、广东、福建等省(区)拥有15个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为572兆瓦。
联合光伏大举进军下游电站,正是当下光伏电站投资热潮的一个缩影。如今,除了一些专门做电站投资运营的企业外,部分传统的光伏组件企业也开始向下游延伸,引发了业内对新一轮光伏投资泡沫的担忧。
三天豪掷百亿
联合光伏前身为金保利新能源公司,相比其他光伏企业,联合光伏完全是个“新兵蛋子”。
从2013年开始,联合光伏才频繁在各地收购光伏电站项目。不过,尽管起步晚,但联合光伏的扩张速度让人咋舌。
《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今年5月,联合光伏拥有和已签约协议正履行交收手续的光伏电站项目共44个,总装机容量达1852兆瓦。保守估计,按照8元/瓦的投资价格计算,联合光伏就要付出大约150亿元。
不过,有招商局做后盾,钱对于联合光伏而言,似乎并不是问题。
此外,2013年以来,联合光伏还分别向招商基金、中国华融、复兴再保险、平安保险、东方资产、拔萃资本、中信资本等金融机构发行数十亿元的可转债,用于支持光伏电站收购。
除此之外,借助招商局这一央企融资平台,联合光伏先后与国开行、工商银行(4.97, -0.14, -2.74%)达成了贷款融资合作,融资总额为12亿元。
“光伏电站融资难的问题对于联合光伏根本不是问题。”OFweek行业研究高级分析师孙栋栋表示。联合光伏的融资渠道非常通畅,并打通了从融资、收购到运营的整个环节,这为其后续的快速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到2015年,联合光伏动辄就以十几亿乃至几十亿的价格,在各地扩张布局下游电站版图。联合光伏首席执行官李原则表示,整体收购光伏电站是联合光伏布局下游最高效的形式。
如在5月11日,联合光伏就以19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国电旗下5个光伏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为210兆瓦,就此拉开大型电站收购的序幕。两天之后,财大气粗的联合光伏又宣布以88亿元的价格,再一次大手笔收购海润光伏930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
3天之内,联合光伏就豪掷百亿收购千余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这绝无仅有的收购规模和速度让业内瞠目结舌。
扭亏为盈之惑
从2013年开始,联合光伏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就已经将电站装机容量规模扩大到了1852MW,如此屡屡大手笔押宝电站,能否实现预期目标?
孙栋栋对记者表示,光伏电站本身潜在的质量问题对企业未来盈利会带来巨大风险,“很多的光伏电站运营商发现,当他们从建设方手里收购电站之后,电站的发电量并不能像之前设计的那样有保障,经常在运营一年后,发电量就会急剧下降,远远达不到预期收益。这样的电站很难有稳定的现金流,后续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手段也不能使用,会限制电站运营商盘活资金,阻碍进一步扩大光伏电站的资金能力。”
针对业界存在的种种担忧,联合光伏则用业绩给予回应。
联合光伏披露的2014年中期业绩报告显示,得益于光伏电站的电力销售,报告期内联合光伏纯利润为3.9亿港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2014年全年,联合光伏总收入增至5.2亿港元,实现业绩盈利3.7亿港元。联合光伏在年报中披露,业绩增幅主要来自于2013年收购的太阳能发电站发电量增加了262%。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联合光伏在收购电站时有一系列的考核标准,首先就是要求其收购的太阳能电站必须已经并网发电,同时电站的内部回报率(IRR)要达到9%以上,并且卖方要具备有效的购电合同及提供发电量担保。
如今,联合光伏从2013~2018年期间,设定了5年发展目标,到了2018年,计划实现总装机容量约为5吉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联合光伏在电站收购方面的布局还将持续,届时会否还有创纪录的收购“壮举”,依然值得期待。
诱发新一轮泡沫?
在联合光伏大举进军光伏电站的同时,顺风清洁能源、协鑫新能源、中民投、江山控股等资本玩家也先后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不仅如此,传统的上游组件企业也将产业链向下游电站延伸。一时间,光伏电站仿佛香饽饽一般被各路资本争相追捧。
一位光伏企业高管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一些企业做光伏电站实属“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通过下游电站的延伸来谋求融资或推动企业上市。他认为,光伏电站属于重资产型投资,一旦现金流遇阻,资金链断裂,则容易出现不可逆转的问题。
“光伏电站开发商的迅速增加将导致行业竞争加剧,使企业面临利润率下滑的风险。”中投顾问一位能源行业研究员也向记者表示担忧,认为光伏电站的开发、运营回款速度较光伏组件制造更慢,大量企业的盲目进入将可能引发新一轮的投资泡沫。
孙栋栋则表示,如今,光伏电站建设俨然成为光伏发电行业的重心,行业利润向下游转移,上游制造业也冀望借此复苏。因此,这一轮光伏热是“内需拉动型”,更加符合发展规律。
他亦强调,随着光伏企业跟风投资下游光伏电站,投资热潮可能会再次引发产能过剩风险,新一轮的光伏泡沫值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