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扬扬的中美光伏业争端再有续集。继2012年10月、2014年1月,美国、中国分别对对方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后,正在走出产业低谷的中国光伏再遭美国重拳。突出了“第三国电池制作”这一属性,而台湾从业者的冲击首当其冲。
此次提出对华光伏双反依旧是中国光伏企业的老对头Solar World,其于2013年12月31日向美国商务部和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对自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进口的太阳能电池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
由于美国商务部的裁决仅针对中国光伏电池片或使用中国光伏电池片的光伏组件,因此许多企业在电池片环节选择了台湾地区代工产品,以期“迂回”进入美国市场,从而规避“双反”高额惩罚税率。
2013年,中国大陆从台湾采购的太阳能电池有3GW,占到台厂出口量的45%。而这个3GW的采购量,恰好是中国出口至美国的光伏组件量数。
根据GTM Research的美国光伏排行榜,中国制造商占据了2013年前三季度住宅和商用市场已安装组件71%的市场份额。2013年美国新增光伏装机4.3GW,中国组件厂商约占据3GW,拥有70%市场占有率。
根据Solar World的意图,此次双反要将大陆企业借用台湾光伏电池片的通道给堵上,从而让大陆组件企业采购价格更高的太阳能电池片,从而抬高中国输美光伏组件的价格。
对应此前美国对中国大陆电池片的惩罚性税率33%-266%,台湾厂商虽不会被征收如此高的税率,但30%以上的税率概率颇大。
中国厂商目前在美的销售价格仅低于欧美同等企业10%左右,如若被征收超过该差距的惩罚性关税,则中国厂商产品在美国并无多大竞争力。
细分来讲,如若美国此次光伏双反能够获得通过,则台企受损首当其冲,而大陆企业同样不能幸免。具体企业而言,台企的茂迪(6244.TW)、新日光(3576.TW)、昱晶(3514.TW)影响最大,前三大厂商占台湾出货量约55%;
大陆企业方面,前十大厂商均有波及,如昱辉阳光(SOL.NYSE)、天合光能(TSL.NYSE)这类在美出货量较大的企业亦受到冲击。数据显示,昱辉阳光2013年第一季度~第三季度的美国出货量,从4.4%提升到了30.9%;天合光能2013年第二、三季度中美国市场占其整体收入比例分别为:15%、19.2%
目前部分光伏企业已考虑到海外建厂,以规避越来越多的光伏双反纠纷。但无论是采购价格更高的电池产品,或是被迫到海外建厂,在光伏行业方始复苏的前提下,以上两项庞大的支出无疑让行业复兴的征途更加漫长。
对于中国光伏企业而言,美国是一个不能丢失的市场。在2013年光伏安装量同比增长12%的基础上,2014年美国预计新增安装量为5-6GW,增速在16%-39.5%之间,仅次于中国(14GW)、日本(7GW)。
更为重要的是,奥巴马政策持续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不遗余力,不仅规划了2020年政府部门使用电力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20%,同时计划停止每年向化石能源40亿美元的支持并转投向新能源产业。
另一方面,特斯拉[微博]汽车、SOLARCITY等公司的出现,使得光伏安装市场朝多类型、金融化和创新化发展,美国家庭分布式市场及汽车太阳能充电桩市场发展日趋火热。
在这场纠纷中,稍许可见的曙光是,台湾地区是美国所认可的“市场经济”地区,故此其电池成本会采用较为适当的区域作为参照;另一方面,台湾输美光伏电池比例亦在10%以上,其价格可与售予大陆价格形成有效参照。
值得注意的是,与Solar World等数家企业形成对应,在美国支持中企的光伏盟友更多。代表约50家美国太阳能企业的平价太阳能联盟(CASE)则表示,如果太阳能模组价格再次跳涨,那么安装方将会受到影响。该联盟称,自12月31日控诉提出以来,模组的价格已经上涨10%。
虽然CASE同样在此前对中国大陆的双反中予以声援,但在光伏产业创造愈来愈多就业岗位的基础上,此次中企应联合CASE发出更多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