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近日已有企业表态可能通过到东南亚国家设厂来规避制裁。但对于部分从去年三季度起调高了对美出货量的企业而言,此次调查中可能遭受较大的影响。
近两年中国光伏市场内需开始启动,国内光伏市场增长非常迅速,2013年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市场,今年国内还将启动14GW的装机规模,未来国内市场肯定还会进一步增长。余文俊预计:“随着欧美对中国光伏产品的限制,将进一步倒逼更多国内企业到海外设厂,这已经可以预见。”
应建贸易救济机制避免“涟漪效应”
事实上,不仅是光伏业,受到美国对华贸易保护措施升级影响的行业涉及方方面面,这不仅直接影响中美经贸关系,也为全球其他国家限制“中国出口”起了非常不好的示范作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沈丁立指出,2014年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预计还会继续增加,中国仍将会是遭遇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球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双反”调查和贸易争端接二连三,仅1月份前十天,商务部就连续发布14条贸易预警。不仅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不断加大对中国产品的贸易壁垒,包括印度、巴西、墨西哥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也呈上升态势。
专家认为,当前针对我国的贸易摩擦频发有其内因,发生冲突的往往是全球和国内产能都过剩的产业。在未来经济下行周期里,部分发达国家很有可能会采取更多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来针对中国。对华贸易摩擦渐成常态的现实要求我们形成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各司其职、互相补充的贸易救济机制,防止美国贸易保护政策产生不断扩散的“涟漪效应”。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信息部主任龚柏华表示,从国内方面来说,要遏制国际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的有效措施是限制过度投资和由此带来的过剩产能,必须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消费和投资结构以及地区发展结构上进行内部调整,改变失衡状态,外围的矛盾和压力才可能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