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无锡尚德的团队、产能将在主要担负顺风光电科研任务的同时,弥补电站组件供应上可能存在的空缺,平抑价格波动导致的风险。
“小镇上,一个加油站经营十分火爆,商人们便会很快在这里建成更多的加油站,以期复制成功。应该说,这些商人很"敏锐",但相比之下,更加"睿智"的商人则会选择围绕加油站的经营,开发配套市场。”—这是一则颇具警示意义的小故事,如今也正在中国产业界广为流传,我们寄希望于其可引领国人走出“一窝蜂”的怪圈。
遗憾的是,在我国很多领域,“一窝蜂”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例如刚刚摆脱“双反”阴影的光伏产业,便是其中之一。据记者所知,受政策力捧、2013年年底光伏电站“装机潮”导致光伏组件供不应求的“利诱”,目前已有多家光伏中游企业(电池片、组件等)计划在今年扩产。甚至有业界人士预言,“2014年,我国单晶硅片产能可能会由现在的5GW,快速扩张到7GW甚至更多”。
而除了光伏中游的“一窝蜂”外,下游层面,产业新贵—顺风光电大举投建、并网光伏电站的商业模式,也已成为业界热衷复制的对象。如今,愈发汹涌澎湃的“装机潮”,甚至“抢装潮”便是佐证。
去年12月8日,顺风光电于甘肃省金昌市的一座50MW电站正式并网。
准确预判市场趋势 未来以自营电站为主
2014年1月2日,顺风光电正式宣布,集团拥有的装机容量为890MW的32个光伏电站已全部并网。
去年12月8日,顺风光电于甘肃省金昌市的一座50MW电站正式并网,彼时,这一电站不仅是顺风光电旗下第一个完成并网的项目,也是其计划于近期实现并网的诸多光伏电站项目中的第一个。
顺风光电的“大手笔”着实令业界惊叹,要知道,受制于配套政策不完善,不久前,光伏电站的商业模式还难以确立;而即便那些零星出现的电站项目,也多为央企投资,或组件商本着“消化自有组件产能”的初衷,自投自建。
同时,顺风光电更加令人刮目相看的是,相对很多组件商“出售电站,变相出售组件,回笼资金”的“被动”措施,其却选择了“以运营电站,享受电费收益为主”的策略,一位顺风光电人士曾向记者介绍,“未来一段时期内,我们没有计划出售电站”。
2013年,依据顺风光电扶摇直上的股价,可以断定,市场认可了其“大举投建光伏电站,享受电费长期稳定收益”的商业模式(地面电站年收益率可达10%-15%,符合上市公司利润标准)。顺风光电董事长张懿亦曾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公司此前的几次融资均十分顺利,配额发售很是火爆”。
如今看来,这一商业模式之所以能够确立,不仅要基于完善的政策环境、充沛的资金,也要基于融资渠道(是否为上市公司)、管理运维能力(诸多项目同时开工)等等,此外,“路条”、项目的储备也十分关键。
顺风光电便是利用其“前瞻性”,把握住了储备项目的最佳时机。
张懿介绍,“去年5月份我们着手收购"路条"时,管理层扶持光伏产业的政策还没有密集出台。那时,很多光伏企业都急于出手"路条",我们依据对趋势的预判,在市场没有明朗的情况下大胆收购。如今,"路条"却已变成光伏界最紧俏的商品之一”。
据顺风光电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总裁雷霆向记者介绍,“现在一张"路条"的价格,已由过去的一两百万元被炒高至一两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