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的一份报告中,瑞银称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备将在未来携手演绎一场“完美风暴”。持续下降的太阳能发电成本、更高的发电效率以及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威胁到目前发电集中化的格局,同时也可能颠覆传统发电企业的业务模式。在一些电价较高、可再生资源丰富的地区,“市电平价”已经能够实现。
对于美国的电力行业来说,可再生能源已经开始触底回升。在2008-2012年间,太阳能光伏模块的平均成本下降了80%。净计量政策以及创新的配套融资方案都让所谓的分布式能源——就地发电、就地使用——在财务上变得更加可行。
这可能会导致传统发电企业进入恶性循环——消费者改变电力消费习惯,为了弥补流失的收入,企业调高电价,消费者进一步流失。在2011年,大约有75%的发电企业的信用评级都在BBB甚至更低,预示着投资者对于传统电企的未来并不看好。而在2000年,这个数字仅仅只是40%不到。
这个概念并不是首次被提出,但瑞银的报告预示着这个趋势可能在加速,尤其是在一些电力需求较为稳定的发达国家,比如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EIA的数据显示,在过去5年的4年里,美国的电力销售都是下滑的。尽管一部分要归咎于金融危机和随后几年的经济衰退,但不可否认的是,能源效率的提升以及分布式能源的兴起也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根据EIA的表述,“网外能源安装容量(主要是屋顶太阳能)的提升正在替代一部分电力销售的需求”。
最新的瑞银报告称,太阳能不仅抢占了传统电企的消费者,还降低了电力需求的波峰。太阳能设备在正午的时候效率最高,而这个时候恰恰也是电力需求的峰值。由于太阳能发电的可变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而相比传统的燃料发电优势明显。这也导致了一些大型发电厂调低了波峰时的电价——对于电企来说真是噩梦。
对于逐渐向清洁能源转向的趋势,传统电企的应对措施无非就是两种。一些企业抗议推广清洁能源的鼓励措施,就像亚利桑那州推出净计量政策面临的激烈抗议。另外一些则索性参与到清洁能源的游戏中,反正迟早都得上。最新的例子是沃伦巴菲特的MidAmerican Energy在12月16日以10亿美元的价格向爱荷华州的一家风力涡轮机制造商提出收购要约。
还有另外一个办法是缩减传统发电的规模,并迎接分布式能源发展带来的全新世界。根据《经济学人》的报道,在德国已经有一些电力企业宣布将关闭一部分电厂,并且考虑将业务模式向提供能源服务方向转变。德国可能会成为这方面的先驱——随着绿色能源装机容量在德国的大规模投产,2013年的电价开始下降,德国本土两家最大的电力企业E.On和RWE的业绩也纷纷下滑,净利润相比2010年减少将近1/3。
在今年的早些时候,NRG的CEO David Crane曾对大型发电企业隐现的衰退发出警告,称分布式能源“将给目前的电力供应系统带来致命的威胁”,更值得一提的是年初来自Edison Electric Institute的一份报告,这个电力设备贸易组织在报告中称分布式能源将会成为未来的胜负手。结合最新的瑞银报告,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传统电企再不做出改变,那么他们的未来将会非常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