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观望
家住平谷的宋公(化名)在上星期向国家电网北京平谷供电公司提交了《分布式电源接入申请表》,他打算在自家的屋顶上建一个5KW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记者了解到,宋公是北京京能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部的一名员工,这也是他敢于先吃“螃蟹”的原因之一,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宋公说,“等申请通过后他再去找企业购买安装,大的投资主要用于购买20个太阳能板和1台逆电器,单是逆电器就要八九千元,其余的就得看电网公司是否需要安装监控设备了,总投资应该能控制在4万元以内。”而宋公选择的发电量消纳方式是自发自用剩余电量上网,这也是公认的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据了解,宋公的小电站将占据32平方米的屋顶面积,这并不是他全部的房屋面积。“先少装点试试,用一阵才知道到怎么样。”宋公说,“我是我们村第一个申请这个的,如果真的好用估计好多人都得安,电价和补贴这些算不了那么准确,发电量每天都不一样,算也白算,就是一个大概其,我现在就担心电网那申请通不过”。
北京京仪绿能工程部负责人袁中正对于分布式能源的进一步落地还是十分乐观,分布式光伏理论上每平方米可装机光伏板160瓦,而实际情况中因为遮挡和检修通道等考虑,每平方米装机在120瓦左右,5KW的装机量在北京地区平均每天能发16千瓦/时左右的电,这也跟电池板的质量和维护程度相关。对于自建用户,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是一种很好的模式,省钱的同时,还能获得补贴,维护电站和资金回报问题也不像企业投资那么突出。
按现有的政策,分布式光伏的发电价格按当地脱硫煤电价标准上网,即使加上0.42元的财政补贴,也与光伏地面电站的上网价格相差甚远。但从政策趋势和配额上看,分布式光伏领域发展还是有底气的。现阶段,分布式光伏领域备受关注,有说这好那好的,也有说这不好那不好的,到底哪些好,哪些不好,其实一目了然。一些业内人士认为,2014年的7.6GW能否完成,“十二五”的20GW能否实现,电价和补贴将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但有更为利好的消息发出,分布式光伏将真正快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