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个月,从行业指导性政策相继出台,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正式下发,再到2014年光伏发电配额落地,一系列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利好的消息频频传出,使光伏产业看到了新希望。
与地面光伏电站相比,分布式光伏发电存在融资、并网难,投资回报期长等问题,而多用于东南地区和用电量大的城市,日照条件和用地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发展。因此,大多数企业对分布式虽有心却无力。目前,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管理和扶持的政策,企业和银行也陆续提出了优化服务的办法,下一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让更多的用户和企业参与到分布式光伏发电,是重中之重。
城市里的屋顶很多,但很少有人能对自己的房顶“说了算”。虽然多地陆续传来个人自发电项目“零突破”的消息,但都只是一些示范项目,真正商业化的分布式光伏工程很少见,示范作用不强。另外,虽然相关金融机构已经给予了一定支持,但对分布式“主力军”小型企业和个人而言,如果不解决担保等具体问题,项目贷款仍很难筹措,融资问题仍然难以解决。
更让人担心的是,我国建筑物的平均使用寿命并不长,尤其对一些能对房顶使用“说了算”的平房用户而言,即使舍得花大力气在房顶上建分布式光伏发电,可能几年后也会面临改建拆迁等现实问题,这使有条件的用户难下决心。
在政策频出的同时,我们不该把分布式发电的参与者简单地分为个人用户和企业用户,而应更加细化。无论是厂区、大棚、渔场、还是山坡、屋顶等,既有个性,又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无论地方区域还是用户群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到具体解决,这样的案例或将起到更为显著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