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今年9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以下简称“《条件》”)还不到3个月,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就公示了第一批符合《条件》的光伏企业名单。业内人士纷纷表示,国内光伏产业整合就此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七成以上落榜
目前我国共有500多家光伏企业,而进入第一批符合《条件》名单的只有134家。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500多家光伏企业,而进入第一批符合《条件》名单的只有134家,超过七成的企业未能入围。具体来看,名单涵盖了多晶硅、硅锭(多晶)、硅棒(单晶)、硅片、电池、组件等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其中主营业务涉及组件生产的企业占比居多,而国内40多家多晶硅企业中进入名单的仅有11家。
另外,记者发现,目前正在执行重整计划的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未能入围,然而其却通过了审核;英利绿色能源下属分公司西藏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和目前最受关注的无锡尚德收购方——顺风光电也未能进入名单。
为何大量企业未能进入名单?“主要因为以下四种情况。”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王世江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一是未能通过环评验收;二是产能或者产能利用率不达标;三是不具有省级以上独立研发机构、技术中心或高新技术企业资质,研发及工艺改进费用不足;四是产品衰减率和水耗、能耗等指标未达要求。”另外,王世江表示,部分涉嫌虚报、隐瞒情况的企业虽然通过地方主管部门提交了申请,但仍在行业专家进行书面复核的过程中被发现而被取消了资格。王世江强调,为确保名单真实有效,今后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定期组织专家前往企业进行实地抽检。
“不符合《条件》的多晶硅企业基本都是因为2012年停产或者减产,造成当年产量低于年产能的50%。”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吕锦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而在明年第二批申报时,这些企业仍然会因为2013年的停产而不符合《条件》。”就国内多晶硅市场来看,吕锦标认为,国产多晶硅供应份额提升的部分将由产品优质、成本低廉的企业扩大生产来提供,如在国内多晶硅企业大面积停产的2013年,保利协鑫多晶硅供货量反而比上年大增35%。
“随着产业集中度提高、优胜劣汰步伐的加快,明年的产业调整将更为残酷。” 吕锦标进一步指出,“硅烷流化床技术制取多晶硅已经实现量产,品质更高且成本仅为现有改良西门子技术一半以下的多晶硅产品即将大量投向市场,届时又将迎来新一轮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