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中指出:加强硅材料及硅片、光伏电池及组件、逆变器及控制设备等产品的检测和认证平台建设,健全光伏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及时发布符合标准的光伏产品目录。开展太阳能资源观测与评价,建立太阳能信息数据库。
目前,国内光伏产品检测认证体系还不健全,检测规范还不完善,检测方法检测技术还有待提高。国内目前光伏产品检测机构数量并不少,但是各主要产品检测机构分散,缺少对于检测资源的整合。同时,和国际上相比,我国作为一个光伏大国,但缺少有影响力的认证品牌,检测认证受限于人。
《意见》中还指出:制定完善并严格实施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规范光伏市场秩序,促进落后产能退出市场,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据了解,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制定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旨在从生产布局、生产规模、工艺技术、资源利用情况、能耗情况等角度规范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光伏制造各产业链的持续健康发展。相信此条件的出台将有效的规范光伏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发展。
二、光伏检测认证体系亟待完善
(一)新政的有效实施,对我国光伏检测认证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意见》中强调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推广,未来我国光伏发电的主要应用形式将是分布式光伏发电,这规模庞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需要专业的检测服务体系的保障,目前电网公司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检测仅是从并网接入的角度检测系统输出电能质量,而系统的安全性、实际运行的效率等关键内容并无强制的检测要求,一方面可能导致系统达不到设计标准,无法按照要求发电,另一方面也给业主、物业、电网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同时《意见》中对电池片效率、多晶硅生产综合电耗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这对我国目前的光伏检测认证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对于太阳能电池片的检测更加规范化,同时对于生产过程中能耗、回收利用率、循环利用率等指标的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产业链关键环节标准缺失,检测认证体系不健全
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下,随着光伏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光伏电站监控系统的作用日益凸显。而据了解,目前国内关于光伏电站监控系统的测试规范还处于空白,缺少相关的测试依据了,这就给光伏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三)完善检测认证体系,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推动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光伏材料、电池及组件、系统及部件等标准体系。加强硅材料及硅片、光伏电池及组件、逆变器及控制设备等产品的检测和认证平台建设,健全光伏产品检测和认证体系,及时发布符合标准的光伏产品目录,这样才能保障《意见》的有效实施。
同时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涵盖光伏材料、电池及组件、系统及部件的太阳能信息数据库,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支撑,为企业、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计算机与微电子发展研究中心(中国软件评测中心)作为权威的第三方测评机构,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光伏领域的国家级项目,开展了多晶硅行业准入检测服务,建立了多晶硅行业监测平台,并正在建设覆盖光伏全产业链的信息数据库。中心建有首个政府项目支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应用示范平台,中心还开展了光伏电站监控系统测试技术研究,推动了光伏产业标准化测评服务体系的完善,为光伏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