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第二季度光伏产线初现“复苏之光”,但就整个价值链而言,仍呈现不平衡的状况。就当前而言,垂直一体化光伏制造商一直是主要的受益方。二季度,天合、晶科、英利、阿特斯及夏普这类顶级光伏组件制造商光伏组件
出货量
持续增长,利润率同比大幅提高。除了夏普,上述光伏制造商利润率环比均呈增长态势。
此外,鉴于业务重心逐渐转向项目开发,First Solar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6%,至5.2亿美元。运营利润率7.5%,净利3360万美元。
尽管中国光伏制造商天合光能与英利新能源二季度运营利润率仍为负值,但已有所改善,分别达-5.4%与-3.8%。值得指出的是,c-Si光伏价格不断上涨。据相关报告显示,C-Si
光伏组件价格售价从1、2月份的每瓦0.53元升至6、7月份的0.56美元。受到持续增长出货量的提振,制造商的利润率得以改善,产能利用率更高。部分企业的出货量已超越额定产能。
电池硅片制造商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随着市场重心逐渐偏向垂直一体化生产,诸多大型光伏制造商自我生产光伏组件。作为领先的光伏电池制造商,晶澳太阳能近几个季度业绩持续改善,很大程度得益于更多的光伏组件出货量。与英利及天合类似,二季度晶澳仍未盈利,不过运营利润率已提升至-2.1%。
鉴于中国大陆针对美国市场需求“免税”光伏 电池,台湾地区光伏电池制造商业绩似乎更为抢眼。
大型硅片制造商则仍在与低价“奋战”。据二季度财报显示,江西赛维LDK亏损严重。据分析师推测,该企业避免破产的唯一途径就是得到中国银行的支持。
近年,REC ASA这类大型制造商逐个退出硅片业务。2012年10月,挪威REC公司宣布暂停在新加坡硅碇和硅棒生产。
多晶硅价格仍处于低位
就当前局势而言,多晶硅制造商也仍在挣扎中求生存。尽管传统业内巨头瓦克化学、Hemlock及REC利润率仍为正值,然而近两年,随着多晶硅价格崩溃,这些企业的利润率还是大幅下跌。
2013上半年,多晶硅价格呈温和复苏态势。鉴于多晶硅市场需求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因此中国针对美国制造多晶硅征收惩罚性关税令Hemlock与REC的业绩遭受重创。此外,目前市场仍受产能过剩的困扰,2013年中国多晶硅价格大幅回暖的可能性不大。
值得指出的是,过去几年,中国一直在与西方多晶硅质量进行“暗战”。,目前,赛维LDK、大全新能源及昱辉阳光均已完成氯氢化升级。
此外,由于被征收的税率较低,在一切纷繁复杂的纷争中,韩国多晶硅制造商OCI并未受到太大的不利影响。在经历连续两年的业绩下滑之后,2013年第二季度,该企业整体利润率有所提升。
设备部门持续低迷
目前,光伏制造设备部门仍遭受持续亏损。据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光伏制造设备部门订货发货比率已连续八个季度低于平价,订单价值已削减至1.74亿美元。
2013年7月,瑞士大型光伏设备供应商Meyer Burger宣布从英国与中国台湾客户处获得两份总价值超500万美元的光伏发电与切片设备订单。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