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国资背景的大股东,转型光伏电站开发后,近两年航天机电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刚刚披露的半年报业绩盈利1.7亿,在行业一片哀鸿遍野中格外亮眼,其中出售150MW电站尤为引入注目。在此背景下,上证报记者在第13届中国光伏大会期间专访了公司副总经理吴昊,揭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未来蓝图。
年底力推商业模式
吴昊介绍,航天机电年底将会推出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引进基金、财富投资者等机构,包含大量资本运作,解决融资、并网和投资收益问题。届时将改变公司目前全部自建电站的模式,引进战略合作者,在国家电站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共同做大市场蛋糕,力争到2016年电站建成2GW的装机规模,而这一数据去年为180MW。
“目前路线图已经全部决定,不仅仅是规划,我们手上有确定的分年度路条申请计划,正在按照计划进行。手上的项目年底前会全部核准完成,用很短时间完成建设。”吴昊信心满满的说。同时考虑到政府新出的分地区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公司将相应调整在全国的电站布点,扩大在中、东部地区投建。东部光照条件和土地费用上升严重影响电站收益率,但其优势在于土地的获取方式,并网的投入低于西部地区,同时没有限电风险。
展望未来,吴昊表示公司还是会集中发展大型地面电站。对于国家力推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他认为“叫好不叫座”,指出分布式光伏发电存在屋顶产权归属和商业关系不可靠性的风险,以及项目过小后期运维成本高等问题,并表示公司会在解决上述问题后谨慎推进,分布式与地面电站的比例保持在三七开。
融资是核心竞争力
长江证券研报分析称,航天机电上半年向上实集团下属企业出售150MW电站,标志着公司电站开发BT模式初见成效。在采访中,吴昊也反复提到企业投建电站的财务模型,他认为,融资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出售电站给公司,贷款是全部解决的,在财务模型中,解决融资和不解决融资收益率有很明显的差距,这不是一两个点的问题”。他说,“大股东担保融资,这是我们的优势。”
去年航天机电投建电站180MW装机容量,按10元每千瓦时成本计算,去年投资达18亿。长江证券认为,相比于其他企业,航天机电能够获得大股东的资金支持,央企背景也增强了从国开行、进出口银行获取贷款的能力。吴昊也坦言,目前国内能成功转让电站的公司不超过5家,而新的商业模式将引入基金投资者,与追求长期投资回报率的稳健型投资机构合作,也符合光伏电站20年运营周期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