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本市场来看,政府应该支持光伏产业上市融资,对这些产业上市要有一定的支持。另外,允许这些产业有保证的情况下发行企业债券,以使它进一步融资。换言之,必须提高光伏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优先性,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允许企业将光伏电站作为有效抵押物来换取贷款。
目前,光伏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根据要求,除了准备资本金外,还需对贷款额提供额外等额担保。这意味着这种投资必须百分之百用其他资产来覆盖。在目前经济形势下,绝大多数企业的流动资金本就十分紧张,资产负债率高于正常水平,根本不太可能获得银行的授信资格。对于大中型国企和集团化的企业而言,或许可以通过信用贷款来解决主要投入资金,但这对于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讲是不公平的。
这方面中国也可以借鉴德国模式,银行可以把电站的收益权或者电站资产本身做抵押,民营企业完全可以跟其他国企、央企一样,只需要20%-30%的资本金就能获得银行贷款,道理跟房屋按揭差不多。当然,这需要一个完善的评估模式,评估机构会按照财务的融资成本对电站资产进行估值。这样操作银行也不亏本,因为整个电站或许已经是它的资产了。
最后,笔者必须强调,对融资模式的创新和扶持必须建立在电站具备稳定收益的基础之上。光伏电站是一种低收益稳定型投资,不像投资其他资产会有很高的预期收益,或可能收益率大幅增长,因此稳定就成了光伏电站吸引投资的唯一优势。银行贷款首要考虑的就是风险问题,只有解决了并网、补贴等关键问题,政府才可以要求银行放宽贷款限制,否则光伏行业坏账和不良资产问题就会转嫁到银行身上。
中国光伏行业处于发展初期,政策、市场几乎一片空白,政策执行情况更是备受质疑。光伏电站融资问题是大问题,但目前却不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只要电站能有稳定回报,就不怕资本不进入,怕的是资本的忧虑不能通过政策来消除。融资难,谁之过?归根结底是行业发电成本过高,根本没有多大利润可图。政府需要思考,中国发展光伏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如果是为了带动就业,提升经济,恐怕光伏行业难当大任。如果是出于可持续性发展和环保角度考虑,全社会就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