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贸易委员德古赫特在发表谈话时坦言:“在与中国同行的磋商中,我一直牢记两个目标:一方面,我们如何消除非法倾销对欧盟造成的损害;另一方面,我们如何确保欧洲用户和消费者从低价光伏产品中获益。”他认为这次达成的解决方案“既有针对性,又有创新”。
袁全表示,在此价格承诺下,中国出口至欧洲市场的组件竞争力将无疑有一定下降,“去年中国组件在欧市场份额接近80%,总量在12GW左右,预计实行价格承诺后,中国组件在欧市场份额将下降到60%左右”。
配额之争
值得注意的是,在价格定死的情况下,短期内,业内比较担心的是7GW的配额如何分配的问题。此前,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至欧洲市场在数量上并没有限制。
晶科能源市场部经理钱晶曾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去年欧洲市场的整体安装量约在11-12GW,表面上看,数量被腰斩,但实际影响并不大。因为近年来,包括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在内的欧盟国家都在缩减补贴,甚至已没有补贴。从趋势上看,整个欧洲市场是在萎缩的,预计今年的安装量会降至9GW。因此,配额的影响并不大。
但在刘鹏看来,实行配额制本身是退步,“出口配额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就已经实施,利弊不用过多讨论”。
刘鹏说,对光伏行业而言,无外乎外战转到内战,得配额者得天下。毕竟中国的产能5倍于这个配额,今后配额争夺战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透露,目前主流的分配参照标准有三条:各家企业出口量等历史数据、各家企业对谈判的贡献、照顾小企业的利益诉求。
对于配额问题,能源专家林伯强认为,这个配额是欧盟内部设定的进口数量门槛,而不是由中国这边来分配。“如是中国这边来分配的话,会衍生出很多问题。比如,企业之间配额多少,如何平衡?谁来负责分配和监管?对于欧盟来说也不会让此事发生,这样他们便选不到物美价廉的产品。”
因此,林伯强称,所谓的配额之争应该是企业之间服务与质量之争。“价格已经定死,企业之间拼的就是服务和质量,谁的质量优服务好,谁就能在总数既定的份额中抢到更多的数量。”
记者了解到,虽然欧洲市场困难重重,很多企业也开始转移市场,但可以肯定的是,欧洲仍是中国光伏企业的重要市场,以及短时间内的最大市场。
刘鹏表示,今后在欧洲市场,客户对于品牌的认可度和接受程度将是对每个企业的挑战和机遇。“价格承诺是双刃剑,低价优势的失去换来的是高额的利润,所以,只有认真地做好产品,加强服务,强化品牌意识的企业,才能在新的竞争环境中继续更好地存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