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倚赖政策东风非中国光伏之幸
业内猜测,随后将陆续出台的还可能有光伏电站分区域定价、示范区试点项目启动、电网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等细则。眼下光伏政策利好迭出,企业自然是喜上眉梢,更让它们庆幸“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相信很多苦苦支撑了一年多的光伏人都多多少少长舒一口气:终于熬过来了,往后又有好日子过了。只是,痛定思痛后的光伏企业应该明白,政策并非带动市场的最佳手段,如果一个行业完全依靠政策托底,终究是没有竞争力的。
其实,近年来那些欧洲同行的境遇,就能印证患上“政策依赖症”的行业是如何不堪一击。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洲的光伏装机需求并未明显萎缩,但原本高歌猛进的光伏业却迅速萧条,很多企业相继破产或濒临倒闭。究其原因,这些企业已经习惯了丰厚的政策补贴,当所在国政府因债台高筑导致扶持力度缩水甚至终止,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已经尽失,根本无法与同一水平的区外企业竞争。部分欧盟企业极力鼓动对中国光伏的“双反”调查,正是自身缺乏竞争力的表现,除了向外转嫁压力,也意在邀获政策的重新垂青。
反观中国,历经这一两年的低谷期,尽管举步维艰,大多数光伏企业还是“好死不如赖活”捱了过来,但去库存化并不彻底,产能过剩也没有得到解决。随着国家层面的政策利好频繁光顾,一些将死未死的企业可能将从长期蛰伏中复苏,大量过剩落后产能又可能借机重回江湖。
说到底,市场风向固然变幻莫测,政策也是多变的,政府也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即便如今赶上了政策东风,如果企业自身没有能够安身立命的资本,当有朝一日刺激政策退出后,最终还是会被拍死在市场竞争的沙滩上。这也是最近一年多的起落浮沉留给中国光伏业的宝贵教训,企业切不可“好了伤疤忘了痛”,何况伤疤还没有痊愈。正如历经“双反”风波后,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力图摆脱“欧美依赖症”;相信企业要想戒断“政策依赖症”,办法总比困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