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巩固和拓展国际市场。积极妥善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秩序。加强对话协商,推动全球产业合作,规范光伏产品进出口秩序。鼓励光伏企业创新国际贸易方式,优化制造产地分布,在境外开展投资生产合作。鼓励企业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集聚全球创新资源,促进光伏企业国际化发展。”
谈到国际市场,自然无法避开贸易摩擦。“积极妥善”应对摩擦,就不能消极,也不能鲁莽。到现在为止,我国这次对欧盟的“双反”应对,比2011年对美国的“双反”应对,应当说战术先进了很多,但还不够果断。“建立国际贸易秩序”,当然不是中国一家想建立就建立的,因为中国还到不了世界霸主的地位,所以写的是“推动建立”。这次把“对话协商”放在了第二位。推动全球产业合作,规范进出口秩序也有所提及,也有提醒企业要注意行业自律的意思在内。
我国光伏企业对外贸易很激进,所以才会给欧美的同行如此惨重的打击。但是,贸易模式还是很单一,就是销售组件、投资电站。如何对国际贸易方式进行创新,确实需要考虑。如何实现真正的国际化,与国际的环境和同行和谐相处,共赢共生,而改变目前这种“你死我活”的局面,可能是中国光伏企业,甚至是中国人都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真思考的问题。
应对“双反”的另一板斧就是到境外设厂。许多企业已经在做了。但是,是否考虑过优化制造产地分布,集聚全球的各种创新资源,确实值得我们的光伏企业认真思考一下。
总之,24号文第三部分对分布式发电市场、光伏电站市场、国际市场三方面都进行了指导性的规划,不要以为没有什么实质内容,实际上内涵极为丰富,值得企业家们反复学习领会。(作者:史珺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