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7月15日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全面扶持光伏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这被业内解读为光伏产业未来振兴发展的全局蓝图。赵玉文表示,光伏产业前景光明,发展大趋势不会改变。
博弈地方政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认为,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要改变行业的竞争结构。在他看来,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既是危,也是机。“如果把光伏产业的竞争结构做一个很好的调整,对于光伏产业来讲,下一步的整合就会有很好的机会。”
李曙光表示,内部消化产能是目前很多光伏企业调整竞争结构的一个手段。很多光伏产业转型为一站式太阳能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将触角延伸到下游,以消化过剩的产能。这也是投资光伏困境企业的投资人为光伏制造企业解决过剩产能设计的一个脱困路径,由投资人提供资金,让光伏企业整合下游资源。
不过,据业内人士介绍,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利用光伏企业开拓下游的需求来“甩包袱”,即以收购当地亏损的光伏企业作为条件,来换取光伏电站的批文。
在光伏行业景气度每况愈下的近两年,已有多家A股公司在无意中试水并购“模式”。中国证券报记者粗略统计发现,自2011年下半年至今,多家公司从下游制造业延伸至上游电站开发的过程,都是以先收购西部某些地方光伏企业股权为依托,而后才与企业所在地政府签署电站开发协议。
一位拟投资光伏企业的基金管理人认为,如果这种模式被推广,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投资方对光伏企业的重整。他表示,地方政府希望帮助当地企业脱困,但收购方需要考虑包括规模、技术、重整效果等多重因素,一些地方政府眼中的“宝贝疙瘩”可能并不能成为被并购的标的,强制推行这种“搭售”政策,将给光伏行业整合带来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