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主体多元化
解困电站融资难
近来,光伏业特别显著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光伏组件生产商已将触角伸向了下游电站投建、运营领域。
“他们这么做,一方面是寄望于电站可以消纳自身产能;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将电站抵押给银行,获得贷款支持。”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不过,在刘鹏看来,针对一些大型地面电站(主要集中于我国用电量不高的西部地区),这一曲线救国方式,成功几率非常之低。“银行没法量化限电、并网、输变电损耗等风险,为控制不良贷款率,他们不得不收紧对光伏的支持力度。”刘鹏说道。
袁全也向记者介绍,“随着众多光伏企业进军电站投资领域,大家对资金的需求量无疑会进一步增加。而电站投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但对于未来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刘鹏认为,“在各方面积极落实国家光伏政策的前提下,只要我们在电站投建、运营上更加规范,如进行专业的前期考评、后期维护等,电站的收益是可以被明确的。如此一来,银行对光伏的信贷,也将更为大胆”。
更为重要的是,“未来光伏电站投资可能来自于光伏企业,也有可能来自于用电方或独立第三方,而这种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将有效规避很多光伏企业负债高、不良贷款率过高的顽疾。”刘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