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欧盟“双反”?是更改税号、寻找品牌代工,还是海外设厂……近日,浙江省商务厅组织召开欧盟光伏反倾销初裁应对策略专题研讨会,来自全省三十余家光伏企业和多个行业协会的负责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企业面对国际贸易摩擦的应对策略。
从欧洲光伏补贴下调到美欧“双反”,接二连三的打击让中国的光伏产业屡屡遭遇挫折。6月初,欧盟委员会决定,从6月6日到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临时反倾销税。
与此相关的是,杭州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浙江省出口太阳能电池4.6亿美元,下降49.5%,其中对欧盟出口2.6亿美元,下降63.1%。
受“双反”影响
湖州有光伏企业申请破产
本月初欧盟委员会决定,从6月6日到8月6日对产自中国的太阳能电池板及关键器件,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中欧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解决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直到预计在12月份做出的案件终裁结果出台,届时,欧委会将决定是否对中国产的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一旦征收,该关税将持续5年。
其实,欧盟的这一决定对于国内光伏企业来说,并不突然。欧盟对中国的光伏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于去年9月立案,产品涉及光伏组件、硅片、电池等。此后两个月,又发起了反补贴调查。
受此影响,浙江湖州恒基光伏目前已经申请破产,现已停止生产。该企业本来曾申请上市,但由于所生产的光伏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受光伏“双反”影响较大。该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当地政府已经接管企业并正在计划进行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