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成本提升还只是诸多问题中的一个方面。目前,生产光伏组件的自动化率已经很高,劳动力成本的比重在下降,海外建厂难以复制的是中国光伏产业的配套能力;毕竟,在运输成本、时间成本和对订单的反应速度等方面都难以与国内相比。海外生产线难以与国内产业形成产业链,也难以发挥国内的产业产能优势。此外,中国企业海外设厂还往往面临“水土不服”,法律、环境和政府关系等一系列问题都会相应地推高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相对美国而言,按照“加强版”的欧盟“双反”,除非海外工厂的光伏组件成品中完全不含任何来自中国的元件,否则仍会被征收高额关税。
说到底,单纯为了绕开贸易壁垒而在海外建厂并不划算,用海外设厂的方式保住欧盟的市场份额,对于大多数中国光伏企业而言也并不现实;大规模扩张海外产能,盲目押宝海外的风险,绝不亚于欧美“双反”的围剿,尚德美国工厂的倒闭就是前车之鉴。何况,海外设厂不但无助于扭转中国光伏“两头在外”的产业困境,反而还会带来制造业环节的外流,对海外市场依存度有增无减,从而陷入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和资金流枯竭。
囧:大陆欧美鹬蚌相争 台湾得利
如果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最终成行,中国组件制造企业将不得不将产能转移到“第三地”,或通过代工等方式夺回欧洲市场,而台湾毫无疑问将成为内地企业的首选。出于对中国在多晶硅领域实施报复的担忧,海外多晶硅巨头也正打算在台湾租赁产能或寻求代工,继续与中国光伏企业做生意。无论是中国组件制造业还是欧美多晶硅巨头,都殊途同归地选择台湾作为理想的跳板来规避制裁、继续夺占对方市场。于是一个吊诡的场景出现了:大陆与欧美鹬蚌相争,最大的赢家却似乎是台湾。
正如有台湾光伏业者指出,当前欧盟对华“双反”将为台湾带来大量投资机会,相信今年内台湾企业有望终结连续六个季度的亏损,在全球率先走出光伏阴霾。其实,早在美国对华光伏“双反”实施以来,台湾光伏业就已成为最大的受益方。2012年美国组件市场容量大约为4GW,中国光伏企业占据55%的市场份额,而中国企业90%以上的电池片来自台湾。去年,天合光能、英利已将部分电池片生产转移到台湾,而尚德、晶科、晶澳及昱辉阳光等则几乎全部采用台湾产电池片,使得台湾当年电池片出货量达到破纪录的5.5GW,而今年有望在这一基础上再增加1.5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