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第三次工业革命》无论未来革命的结果如何,目前已让笔者的认知进行了革命,获得了两方面的思考:
第一,新能源的特性,更加符合人性的追求,所以必然符合社会的发展方向;新能源的发展,不仅是技术的革命,也将带来社会关系的革命。新能源天生具有分布式的禀赋,而互联网可以把这一禀赋发挥到极致。二者的结合,使得能源的供应从单向变为双向,从单一的集中供电变为分散与集中并存;使得人与人的关系从被动变得更加主动,从服从变成互动。能源民主化也不再只是愿望和概念,因为当发电技术、储能技术达到一定水平,新能源能够实现自发自用的经济性时,每一个用电单元完全可以既是电力的生产者又是电力的使用者,还可以是电力的经营者。“如今,我们正处在信息技术与能源体系相融合的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让我们迎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在21世纪到来之际,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将实现在家庭、办公室区域以及工厂中自助生产绿色能源的梦想……任何一个能源生产者都能够将所生产的能源通过一种外部网络格式的智能型分布式电力系统与他人分享”。相信每一个读到这一段文字的人,一定会为之激动,这不仅仅是对技术进步的欢呼,其实更是对人性原本需求呼唤的客观表现。
第二,互联网为实现能源民主化进程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从集中式供电向集中与分布式供电并存阶段平稳过渡成为可能。即当光伏发电还不稳定,储能技术还不能满足一个独立用电单元全部需求的时候,互联网可以帮助用电单元实现传统能源与光伏发电最佳的配置。
《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一文,打破了本人另一个被告之的思维:光伏发电由于其时间性和无功发电的性质所限,使得人类对它的使用必须由传统能源来匹配,并且不能超过供电总量的一定比例,所以光伏永远只能是补充能源。对此,《人类完全有可能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言之凿凿地说明新能源的配合使用,使得人类用电是可以做到百分之百来自于新能源发电,因为这已经不是推论,而是实验证明:“本-埃利斯顿和伊恩-麦吉尔利用2010年电力需求、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实际的每小时数据,在澳大利亚国家电力市场进行了数千次100%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计算机模拟。我们最新的研究发现,由不同种类的商业化可再生能源技术(地理上分布在不同的地点)组成的发电系统不需要基底负载电站也能达到和化石燃料系统同样的可靠性。”这让笔者坚定了这样的认知:新能源的使用不仅只是人类的原本需求,而且也是技术上可以实现的需求;新能源不仅是补充能源,完全可以是替代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