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成效显著,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都已形成规模,特别是风电,已成为我国继火电、水电之后的第三大电源,为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化石能源利用带来的能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在5月28日召开的可再生能源信息成果发布会上指出:“面对新的环境和要求,如何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而提供准确的可再生能源信息是重要的公共服务内容。”
逐步建立产业监测和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信息化体系,是加强可再生能源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常务副院长、国家风电信息管理中心主任王民浩对记者说,“作为完整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产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按照近期国家有关改革部署,今后政府工作重点要转移到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
而“要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就必须做好产业信息的监测和评价工作。”史立山介绍说,国家能源局日前下发了关于“加强风电产业信息坚持监测和评价”有关要求的通知,将对国际风电产业发展动态、国内风电开发建设情况、风电并网运行情况、风电设备制造产业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为产业的发展和企业的决策提供服务。
“今后,各类可再生能源都要逐步建立产业监测和评价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形成发布制度,让社会各界都了解和知道这些信息,这既是社会监督,更多的则是改善管理的公共服务。”史立山说。
可再生能源管理信息化迈出三大步
记者从可再生能源信息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可再生能源信息化建设起始于风电,风电信息化建设到现在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3年全国大型风电建设前期工作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简称水电总院)开发建设“中国风电场工程数据库”,使中国风电产业信息化建设迈出了第一步;第二个阶段是从2006年~200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水电总院开展全国风电建设成果统计工作,编制风电产业年度统计报告,为产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和指导;第三个阶段是从2009年起至今,国家能源局批准水电总院建设管理国家风电信息管理中心,并以信息中心为平台,完善风电场工程数据库,开发“风力发电信息上报系统”、“风电信息员培训认证管理系统”,建立健全风电信息统计与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