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欧盟农业”
未来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中欧双方在8月6日前未能达成一致,那只有等到年底的终裁结果。
法国智库亚洲中心中国问题学者顾德明在接受英国《卫报》采访时表示,中方会将此次欧盟的行动解读为战争,从而发起反制措施。
事实上,中国已经在采取行动。昨日商务部宣布,已经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这被外界视为中国对欧盟征税采取的第一步措施,虽然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司长刘丹阳解释,这属于正常的贸易调查,并非反制措施。
据中国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副局长刘丹阳介绍,欧盟对华出口国家主要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其中进口自法国和西班牙的红酒数量占到八成以上。
“法国和西班牙都支持征税,虽然份额不大,但是潜台词是,对葡萄酒发起‘双反’调查,将对葡萄酒背后的欧盟农产品[6.07%资金研报]进行威慑。”中国社科院欧洲所经济室主任陈新昨日告诉早报记者,虽然欧盟农产品在与中国贸易总额中所占份额不大,但农产品本身在欧洲就是一个敏感的政治议题,欧盟推行的共同农业政策,实际上就是保护农民,属于非常大的补贴政策。
此前有接近中国商务部的人士称,中国对欧盟进行反制的产品将包括汽车、红酒和多晶硅等。但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部主任赵玉敏昨日向早报记者表示,中国不会过度反制欧盟产品,顶多表达出对此次中欧争端的态度,给出一个明确的信号。
陈新则指出,如果真到了贸易战的地步,中国肯定会敢于应对,因为时间掌握在中国手上,“欧盟市场尚未完全恢复,增长乏力,需要提振,而中国市场却不同。”
对于未来两个月时间内双方能否达成和解,一名研究中欧贸易的研究人士并不感到乐观。他向早报记者表示,欧盟目前所求的都是涉及中国改革开放整体布局的,例如放开政府采购,进一步开放市场,但中国不可能因为欧盟的施压,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做出承诺。
“欧盟以这个目的进行了多年实践,但是想要的并没有得到,贸易摩擦没有占到太多便宜,‘芝麻’捡了不少,但一直没有捡到要求中国市场开放更多产品这个大‘西瓜’,这次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该研究人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