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今年一季度欧盟市场订单比上年同期已经减少了一半多。如果按照47%的税率算,只能退出欧盟市场了。”一家国内光伏企业高管表示。
据NDP Solarbuzz统计,2012年欧洲市场占全球光伏总安装量的六成,而中国光伏企业出口总量中有八成出口到欧洲市场。申银万国能源行业分析师余文俊表示,作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欧盟市场的关闭无疑将使国内光伏市场短期遇冷,会对光伏板块构成冲击。
倒逼或将促成行业转机
令人欣慰的是,萧条已久的光伏行业今年出现一些转机迹象,为整个新能源市场带来些许起色。
一方面,欧盟“双反”利空倒逼企业调整,不利影响在逐渐减弱。东北证券认为,若初裁结果好于预期,行业将有较强的上涨动力;若初裁税率较高,短期行业受压,劣质公司加速淘汰,但对于优质公司中长期发展仍有利。
同时,国内光伏企业也已开始实质性地应对欧盟“双反”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保利协鑫、晶科能源等多家企业已经开始转向开辟南非、中东以及亚洲等新兴市场,冀望能弥补欧洲市场的部分损失。今年一季度,新兴市场光伏装机量开始攀升并已开始为企业贡献订单,进而转化为业绩。
另一方面,近期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针对光伏产业的扶持规划和配套政策,支持光伏企业发债融资、出台光伏发电固定上网电价等,对于光伏企业走出困境获得转机提供契机。日前,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在上海光伏展上透露,目前各方对电价补贴政策已形成统一意见,特别是涉及分布式光伏的“度电补贴”已有明确定论。光伏补贴政策或将于近期出台,分布式光伏市场有望迅速启动。
不久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光伏企业晶澳太阳能宣布今年一季度扭亏为盈,二、三季度有望继续实现盈利,令市场相信光伏行业或许正在走出最困难时期,进入行业拐点。
市场机构也开始对新能源市场发出久违的乐观声音。海通证券判断,光伏行业的基本面处于好转趋势。供需开始趋向平衡,经过有效的产能淘汰,2014年有可能出现供需缺口;同时,产业链产品价格将企稳回升,成本进一步下降,企业盈利会随之回升。民生证券则预测,大部分企业上半年将由巨亏转为微亏,部分企业扭亏。预计随着年底至明年上半年电站转让结算期到来,部分优秀的下游企业业绩有望显著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