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正在经历的寒冬,也给全球最大的光伏展带来了一丝寒意。
5月14日,第七届2013国际太阳能产业及光伏工程(上海)展览会(下称“SNEC”)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如期举行。较之最近几年展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去年参展企业数量创历史记录,今年展会规模和参展企业数量均大幅缩减。
不过,正如某企业高管所言,“尽管展出面积小了,参展公司更少了,展会的效果好了;参观的人少了,忽悠凑热闹的人更少了,真正干事业的人多了。”多名受访业内人士也认为,这预示着光伏行业正告别长期的喧嚣无序状态,步入理性发展的稳健轨道。
展会“缩水”
本报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今年上海光伏展共有13个展馆,展出面积约15万平方米,参展商约1500家;而去年为17个展馆、20万平方米展览面积以及约2000家出席企业。两相对比,本届展会规模明显大大“缩水”。
在展会现场,记者注意到,除部分展台人气尚且不错外,也有相当多的展台门可罗雀。往届随处可见的趾高气扬的面孔基本消失,以前高高在上的光伏巨头展位服务人员明显态度客气很多。
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局面,与当前萧条的行业背景不无关系。近年来,受需求市场萎缩和欧美对我光伏产品发起“双反”调查的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开始陷入生存困境,并进入产业整合期。
知名能源信息咨询公司易恩孚发布的数据显示,由于光伏供应链产能过剩,光伏产品平均售价下降,这迫使350多家中国太阳能光伏企业在2012年停产。其中,光伏组件制造商的数量下降最多,从2011年的624家下降到2012年底454家,减少了170家。这可为参展企业数量的大幅减少提供充分依据。
在一位行业权威人士看来,我国光伏产业仍然处于整合期,大概到“十二五”末能完成整合,届时整个产业才能迎来良性发展的局面。据此,他向记者坦言,随着产业整合的持续,预计明年的规模还会进一步缩减。
“危”中有“机”
尽管展会透射出的多为产业萧条景象,但这并不意味着光伏产业已没有希望,正如“危机”自身含义,产业“危”象之后仍蕴藏着无限商“机”。
这种判断并非主观臆断,而是有其客观依据。这应首推光伏应用市场的巨大空间。在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颖看来,2013年全球光伏市场规模有望保持在30GW左右,其中欧洲市场会接近2012年水平,即10—15GW,中国市场根据政府目标是10GW。
长远来看,“十二五”中国装机目标由21GW上调至35GW,也为国内光伏装机市场预留出充分的空间。根据Solar buzz预测的全球光伏市场趋势,2013—2017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233.4GW,中国将成为未来最大的光伏市场,占全球22%市场份额。
此外,在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看来,虽然我国的光伏电池板、组件等中游产品已出现过剩局面,但就行业而言,并非是整个产业链的全面过剩。
石定寰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处于上游的多晶硅原料,超过一半进口自国外;关键生产设备大都被国外公司垄断。而处于下游的系统集成商、运营商等,也大多数在国外。这表明,一旦我们对产业链进行合理布局,在原有薄弱环节有所加强,并非没有发展的机会。
可喜的是,部分领军企业已开始有所作为。如保利协鑫推出的高效多晶硅片产品——鑫多晶S3,较S2的光电转换平均效率提高0.3%—0.4%、效率分布集中度提高15%以上,硅片性能再次大幅度提升;在电站EPC行业占据一席之地的追日电气,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开发出一套有效提高光伏发电效率Magic System,使用该系统的光伏电站可提高发电量10%以上,投资收益率明显提高。
仍待政策“给力”
前景看好,不过在梦想照进现实的征程中,也需要相关部门不断出台给力政策。
以今年中国政府既定的10GW光伏装机目标为例,其实现仍然充满挑战。王仲颖认为,能否实现的关键在于,“电价政策是否合理;补贴手续能否简化,能否减少中间环节;电网企业可否承担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收缴与发放;分布式入网的技术与管理问题能否得到全面解决。”
为此,他提出,为应对光伏产业面临的挑战,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做好如下工作:一是补贴和市场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符合市场规律的补贴机制可以协调扩大市场和控制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二是要提出明确的发展目标及未来的价格标准,透明化的规则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发展规划,避免过冷或过热;三是消除贸易壁垒,制裁性措施带来的伤害作用于两国市场,政府应该考虑如何减少贸易摩擦,以赢得共同发展。
在追日电气董事长陈建国看来,光伏产业亟需营造完善明确的政策环境,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让企业享受有利可图的合理上网电价政策。其诉求可从展会期间发布的《中国光伏分类上网电价政策研究报告》找到支持。
这份报告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主持完成,据其内容,我国四类资源区应该分别实行0.8元/kWh、0.9元/kWh、1.0元/kWh、1.1元/kWh的电价政策。
同时,该报告建议,对分布式光伏自用电分区电价应该分别按照1.0元/kWh、1.15元/kWh,、1.25元/kWh、1.35元/kWh的标准执行。对此政策,一位知情人士进一步解释说,应分三类设度电补贴,即工商业用户补贴0.2元/kWh,大工业用户补贴0.4元/kWh,居民、医院、学校以及农村等享受优惠电价用户补贴0.6元/kWh。“上述电价可根据销售电价变化每两年调整一次,三类项目自发自用余量部分,电网公司按当地火电标杆价收购,并由财政统一补助0.35元/kWh。”该人士同时对本报记者透露,目前各方对上述电价补贴政策已形成统一意见。这一政策如能出台,无疑将成为推动产业发展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强心剂。
此外,对于目前的低谷期,金融业的支持力度对光伏产业至关重要。据此,陈建国建议,切实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规定,“对列入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符合信贷条件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项目,金融机构可以提供有财政贴息的优惠贷款”,以防全线亏损的国内光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