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也表示,光伏行业最困难的时候或许已经到了。“我们估计今年欧洲市场的安装量将不低于全球的30%。本来市场就低迷,如果突然失去了30%的市场,对不少中国光伏企业无疑是致命的。”李仙德说。
与美国“双反”相比,国内不少大企业面对欧盟的“双反”理智很多,不仅放下了任何幻想,还多方开展自救行动,从而降低其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尤其在今年3月份,欧盟开始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进行登记,企业更是加速寻求避险途径速度,躲避欧盟“双反”的重击。
据记者了解,2012年,天合光能欧洲出货量已从50%,在第四季度下降到25%,并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其国内与新兴市场则快速攀升。2012年,天合在国内市场出货量达13%,澳洲市场达20%。同样,阿特斯也在这场冲击波来临之前提前做好布局。其在欧盟的市场份额也从之前的80%下降到40%,其中,2012年第四季度已经低于40%,今年预计会低于30%。
尽管国内企业多方运作,但随着欧盟市场丧失预期加强,国内整体氛围仍较为悲观。加之新兴市场与国内市场很难及时弥补这一巨大缺口,大批中小光伏企业、甚至一些资产不良的大型企业面临破产并非危言耸听。
寄望国内市场无把握
“国内市场的启动是拯救光伏行业的唯一希望。”这一观点在会议期间成为了很多人的共识,但同时,业内对国内市场的政策落地、细则启动之日也均表示忧虑。国内市场政策频出、但极少真正落地,多数民营企业虽然看好,但大有等不起之势。
“国内情况也比较严峻。由于长期存在工程账期长、回款慢等问题,导致民营企业对国内市场的信心渐失。如果今年初制定的10GW目标,光伏安装结构不调整的话,民营企业已经在国内玩不起了。”一位业内人士不无忧虑地说,“今年10GW的安装若仍以大型光伏电站开发为主,电站开发商非国企莫属, 招标产生的价格低、账期长的问题仍将延续。并且一旦政府补贴无法及时到位,也将导致10GW不可持续,这对中国光伏行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上述专业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