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决定推出相关分布式发电扶持政策后,光伏业内就便引起一阵讨论的热潮。尤其是对光伏B2C化的期待备受关注,各方人士都希望这种清洁的新能源能够进入寻常百姓家。但现阶段国内的环境和政策都不够成熟,规模性的商用分布式发电与个人分布式发电项目将会是两种不同的概念,相关部门也应该细化扶持政策,加快这两种分布式发电的稳步发展。近期,晶科全球品牌总监钱晶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记者:《关于做好分布式电源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颁布,推动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例如审批慢,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问题,从企业的角度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钱晶:无论怎么讲,《意见》这一原则性的政策出台,通过优化并网流程,简化并网程序,提供服务效率,明确了国家下决心积极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快速发展的大方向,给投资人和参与者信心和投资热情。目前存在一些问题,深挖一下原因,
审批慢 – 为什么要审批呢,因为就目前的政策,是屋顶电站业主要获得当地发改委的核准才能享受电价补贴。加之,现在出台的政策或意见多位原则性,大方向性的政策,配套的具体细则未明确,包括建成后的发电管理、质量控制措施、技术评定标准、电网接入流程,最重要的不同地区的电价补贴标准等等,这让操作起来可参考度不高,让当地的执行人员也很难落实,无依据可依,无前例可参考,所以审批就更慢。
所谓的投资回报周期长,我们有计算过,以上海地区为例,按当地的工业度电电费,一套20千瓦的系统,以0.42 元/度电的分布式电价补贴,以9元/瓦成本计算,约5.5-6年能收回投资成本,未来的20多年,将都是纯收益,这还是在未来常规电费不涨的假设下。所以只要补贴标准落实,补贴及时发放到位,配套的法律和管理政策完善,分布式的投资回报率是相当相当可观的。
记者:分布式光伏发电被认为是中国光伏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您如何来看待这一点?
钱晶:不仅仅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式占光伏累计总装机容量的68.9%,在美国超过83%,德国超过85%,日本更高达90%以上。分布式的优点不必赘述,简单一句话以太阳能分散,不连续的特性,就最适合分布式发展,特别是工商业领域,具有大面积屋顶的分布式发展,自发自用,产电的高峰也是用电的高峰,任何光照条件,任何地区都能使用。而且它应更适用于目前的中国,即工业电费要大大高于民用电费。
记者:在中国,个人分布式发电项目的发展比较缓慢,主要是试探性的几个项目,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钱晶:主要原因是其一,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居民住宅是高楼,几十家共用一个屋顶,而欧美或日本都是独幢别墅或平顶屋地独立建筑,适合自己发电自家用。其二,中国的民用电费很低,相对而言光伏发电成本就显得较高了。其三,并网条件限制,只能是纯自发自用,但早上发电的时候又不是用电的时候,所以还会涉及储能问题。其四,没有一个可行的适宜的商业模式,开发商很难介入。
我们认为现阶段,工商业、政府公共设施的分布式发展是最行之有效的环节,而居民民用的项目还是下一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