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工业化一路高歌,随着今年光伏产业突遇“寒冬”,光伏产业政策面临整体转型,以寻求新的出路,而信息化建设是其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去年底,我国实现光伏电站数字化和智能化统一管理的首个科技平台“光伏发电智能化信息系统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
据介绍,这个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联合中国电力投资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木联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开发的系统,将为我国光伏电站一线建设者和生产者提供智能快捷的信息处理,并为企业和政府在项目管理和光伏产业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基础信息依据。这项研究成果具有在线实时对光伏电站进行数字化监测和对关键设备运行效率、故障发生率等主要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功能,是我国实现光伏电站数字化和智能化统一管理的首个技术平台,该成果目前已经在当前世界最大规模的青海省格尔木光伏电站一期工程(20MWp)以及青海乌兰(50MWp)和西藏桑日(10MWp)等光伏电站成功应用。
内需启动,信息化迫在眉睫
“多个“”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十二五“”期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在21GW以上,根据现阶段情况,实际装机容量可能会突破标准,应该会突破21GW。”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士在“光伏发电智能化信息系统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表示,“此外,装机的机构也会发生变化。”目前光伏发电装机中,80%以上皆为大型光伏电站,以集中并网、远距离输送为主,这种模式在本已很高的发电成本下,又增加了输电成本,造成经济性较差,补贴成本高,财政资金使用率偏低。
“未来分布式光伏发电为主要模式已经得到各方面认同”,上述能源局人士说,他同时表示,虽然我国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方面已取得巨突破,但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补贴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容量小、位置分散、管理难度大,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目前,光伏产业工业化成效显著,但光伏产业的信息化、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对于制定完善行业政策、加强管理以及补贴发放具有重要作用。”上述能源局人士分析称。
快速处理信息
据了解,光伏电站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光伏电站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光伏电站数据采集软件、光伏电站标识系统编码软件、光伏电站KKS编码体系编制规则、光伏电站生产运行指标体系等。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谢小平表示,当前,我国大型光伏电站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大,组件、逆变器品类众多,标准不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且光伏设备启停不同于风电和水电,需要更多的运维人员。因此,光伏电站的快速信息处理和故障分析更显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