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大破之后始有大立
说到底,“重建设、轻利用;只看营收、不看盈利”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民营企业的软肋,只是在光伏企业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产能过剩已经是中国光伏业的全局性痼疾,简单的企业内部整合、兼并重组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是产能的“乾坤大挪移”把戏。如同一台老旧破损的机器,如果只是换掉几个锈蚀的螺丝,显然无法减缓它散架的宿命。
当前,外部融资渠道断绝,地方政府也开始抽身撒手,对于已经奄奄一息的企业,选择继续硬扛下去,只怕也是时日无多。就整个中国光伏业来看,如果继续维持这种大面积的半死不活状态,实质性复苏也是遥遥无期。即便如此,部分企业仍然无视现实,还在边亏损边扩张;而一些此前减产限产的企业也陷入观望。由此可见,中国光伏“摊大饼”的惯性思维、急功近利的冲动何其根深蒂固!如果仅是小修小补,企业得不到足够的教训,可能陷入“犯了就改,改完再犯,犯了还改”的怪圈,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将永远停留在口头,中国光伏想要企稳回暖势必难如登天。
大破之后,始有大立。为今之计,该淘汰的产能坚决淘汰、该倒闭的企业尽速倒闭,壮士断腕、彻底揭去疮疤,或许才是光伏业脱困的真正出路。对于中国光伏业而言,企业倒闭潮的到来并非末日,恰恰是重获新生的前奏。惟其如此,漠视市场规则的企业才能为自己的原罪担责,理性有序发展才能自觉成为行业共识,长久积聚的市场风险才能在“腾笼换鸟”中得以稳定释放。
中国光伏业的前景依然绚烂美好,只是现阶段的不少企业恐怕都将无缘那一刻的到来。“吹尽黄沙始见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将成为决定其生死存亡的关键砝码。可以相信,业务类型单一、“两头在外”的企业在即将到来的倒闭潮中势必会首当其冲;而产业链完善、多条腿走路的企业则将成为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