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光伏研究中心主任
对中国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
红炜:中国的光伏产业受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终端市场大规模建设拉动,经历了2004年到2008年的理性高速增长和2008年到2011年的非理性高速增长两个阶段,在一批具有竞争力企业产品占据全球终端市场60%强的同时,国内盲目的投资造成市场供大于求一倍以上的严重失衡,也把这个产业从2011年中期开始推入残酷的整合期。加上全球经济不振、欧美“双反”,到目前已是光伏产业最低谷的时期,悲观、迷茫和盲目乐观同时弥漫市场。同创伟业是国内研究新能源产业最多,投资也是最多的创业投资公司之一,在这个时候,从产业投资专家的角度是如何看待光伏市场和投资机会的?
王维:讨论这一问题离不开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以及新能源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发展背景,总体来看,我们是谨慎乐观的。这是基于以下几点判断:首先,中国的劳动竞争力仍然存在,人口红利优势不会快速完全消失,年轻人还是中国的主要人口构成,不像美国65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的17%,而中国大约是12%;其次,中国人对于财富追求的狂热驱动力远远大于其他国家,特别是相对经济发达国家的人们,由于市场机会不多,他们也满足于现状,这为中国经济的继续上升提供了动力;第三,国内政治改革是有希望的,去年出现的个别矛盾比较激化的社会现象到目前都已得到初步妥善解决。这说明现有的社会制度具备不断自我完善和修复能力。做产业投资必须要看大的经济背景,要研究深层次、最实质性的问题。
再说中国新能源投资机会,我们认为有三个值得关注的方面,一个是核聚变,一个是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一个就是光伏产业。比较而言,光伏产业由于可期的技术进步,实现从工业化到商业化的机会更大,我们比较关注光伏产业的未来。附带说到风电,虽然目前其安装量远远大于光伏,但由于风电设备机械运转的物理性质决定,规模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大,这决定了风电长期维护、更换设备成本过高,必然降低这个产业的竞争力。
红炜:我毫不怀疑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但更关心党的“十八大”带来的政治改革力度对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作为研究人员,我更关心的是中国光伏产业当前在终端市场,受资金等要素限制,民营资本只能让位于国有资本;在中上游生产市场,民营资本只有被动面对、甚至期盼国有资本进入这一现状。而民营经济才是继续推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希望,光伏产业尤其如此。同意你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谨慎乐观的看法和在新能源发展多个选项中应更加关注光伏产业的判断。我一向认为,人类对新能源的探讨必须基于一个重要基础,即某种技术路线的新能源,从探讨能源能否达到重要能源甚至替代能源,根本取决于两方面:能量的来源是否相对无限;获取这种能量的手段是否相对无限。太阳能的相对无限和晶硅原料储量的相对无限,决定了如果不出现革命性的变化,光伏产业未来前景无限。据此,投资的未来市场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