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也就欧盟对华光伏“双反”案发表声明,呼吁欧方秉持“合作大于对抗”的原则,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审慎做出裁决,积极通过磋商合作化解摩擦。
“我们非常高兴看到政府一直在积极地为推动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问题的顺利解决而努力。”英利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法务总监樊振华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崇泉这次之所以特别就此事回答记者的提问,主要是前一段时间有传言说中欧之间就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问题的对话和磋商已经停止。他说,希望这个案子能够通过协商解决,所以,英利新能源一方面积极准备应诉材料,另一方面,也和其他中国光伏企业一道在欧盟寻求跟当地光伏企业或机构对话,争取他们的理解和帮助。
尽管少数企业向欧盟提出申请,针对中国光伏电池及组件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立案调查,但在光伏的上下游产业链中,很多欧盟企业对此“双反”调查持反对意见。去年8月,由70多家光伏原材料、设备制造商和项目开发商等组成的欧洲光伏产业联盟AFASE明确反对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该联盟警告说,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会损害太阳能产业,不仅会提高价格,也将增加消费者负担和国家的财政支出。同时,还将影响到就业。
也正因如此,德国政府对该项立案调查也持保留态度。德国总理默克尔去年8月访华时,曾明确表示反对欧委会对华光伏产品采取限制措施,呼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包括光伏产业在内的贸易摩擦。
“德国的意见很关键,但欧盟委员会最终会就调查结果征求各成员国的意见,由成员国投票表决,德国即使投反对票也未必能够改变裁定结果。”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一位工作人员对中国商报记者说,按照程序和时间表,6月7日欧盟委员会将就中国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进行裁决,现在该案的调查已到了关键期,必须尽最大努力争取当地企业和行业的支持,从而促使欧盟委员会转而寻求通过产业对话和互利合作来解决目前双方产业面临的问题。
事实上,中方在欧洲的游说和公关行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今年2月18日欧委会举行的听证会上,我们对这次‘双反’对欧盟光伏产业及就业的影响作了比较深入的阐述,触动了很多人。”樊振华告诉中国商报记者,他们目前依然在积极做着说服工作。
最新的消息显示,尽管欧委会的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但程序已经走完,初步结果显示欧洲内部反对票与赞成票的数量差不多。
多晶硅筹码
既然是谈判和博弈,光靠游说和公关远远不够,博弈双方手中握有什么样的筹码或底牌才是至关重要的。多晶硅是中方亮出的第一张底牌。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组件生产国,生产设备、原材料中相当一部分进口自欧美等国,尽管在不断努力下,近年来中国已经可以自主生产多晶硅和部分光伏设备,对外依存度有所下降,但进口比例和数量依然非常高。统计显示,中国累计从海外进口的光伏产品生产设备近400亿元人民币,其中相当部分来自欧盟。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