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导向型制造业
在出台任何政策或市场需求上扬之前,印度太阳能制造业就已存在。不过,当时的重心集中在代工生产与出口至欧洲各国上。回顾过去10年的出口数据,出口导向型的光伏产能与本土市场需求关联不大,但受限于全球市场需求。在印度本土市场需求上扬前,印度出口光伏组件的价值近20亿美元。事实上,该国2008年出口出货量激增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光伏装机量的大幅增高。2009年,当全球光伏装机量增速放缓时,印度出口出货量也随之下滑。2011年初至2012年末,全球产能暴增(尤其是中国),价格从每瓦1.80美元下降至0.65美元,跌幅高达65%。于此同时,中国晶体硅制造商几乎“打败天下无敌手”,占据欧美市场绝大多数份额。
印度制造商也陷入类似境地,产能并不合理。事实上,尽管出口出货量下降,但2010年至2012年期间印度光伏产能翻番。自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占据欧洲绝大多数市场份额,印度出口额开始崩塌。随着海外市场大幅萎缩,印度制造商开始将视线转向印度本土市场,并游说政府令本土内容条款有利于保护本土市场。这些最终导致印度针对中国、美国、马来西亚及中国台湾制造的组件发起反倾销调查。然而,据历史相关数据显示,本土市场需求与产能扩张并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