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迟迟没有落下,令国内众多光伏企业有些进退维谷。
中国商务部原定于2月20日公布对欧美韩多晶硅产品实施“双反”初裁结论,但由于种种原因推迟,“关于什么时候发布以及发布的裁决结果我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消息是光伏中下游企业最难以接受的,“国内众多企业都在等着结果定下一步棋”。
“双反”更多的是一种震慑
就在2月20日,对于推迟公布初裁结果的疑问,沈丹阳给出的解释是,调查机关将会在法定时限内完成调查,现在离完成调查时间还比较长。调查机关将根据案情和调查结果适时发布初裁和终裁结论。
沈丹阳称,根据《中国反倾销条例》和《反补贴条例》的规定,“双反”调查通常应当自立案公告发布之日起一年内完成,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但延期不超过6个月。
此次“双反”申诉由中国最大的4家多晶硅企业共同发起,分别是:江苏中能硅业、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洛阳中硅高科技、重庆大全新能源。
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6.46万吨,进口总值约为38亿美元。其中,来自美韩占据六成,为22.56亿美元。
2012年11月1日,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欧盟的多晶硅发起“双反”调查。
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研究员萧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方面发动“双反”对欧美国家起到一定震慑作用,表明了国家维护企业的坚定立场。
在萧函看来,考虑到对中国光伏企业发动“双反”可能为其招致的负面影响,欧盟方面撤销“双反”或是“有选择”地撤销“双反”的概率较大。一旦欧盟方面放弃强硬态度,这场贸易战就能以和平谈判协商结束,中方实施“双反”的可能性也会下降。
“受‘双反’影响,国内多晶硅价格及相关股票均有一定幅度上扬。”萧函称。
现供职于晶澳的IMSResearch前资深分析师王润川则给出了这样的说法,“算是涨了点儿,但成交量很小。”
“目前充满了不确定因素。”王润川这样对记者说。
“坊间流传,初裁可能延迟到两会后出来。”一位业内相关人士向记者透露。
萧函认为,进口多晶硅受打压,国内多晶硅企业将大获其利。海外多晶硅行业将因中国“双反”成立蒙受巨大损失。
“硅料双反,最后只有一家获益——保利协鑫。”上述人士直言,“恐产生垄断。”
“其他家的有效产能比保利协鑫小得多。”上述人士直言。
下游企业无米下锅
但现实情况是,“目前,光伏企业每月开足马力,保利协鑫有些供不应求。”上述人士坦言,“可能没想到市场会这么火,没货可卖了。”
“今年元旦以后一直供不应求。”上述人士坦言。
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以上4家企业总产量为28484吨,占据国内36230吨总产量的79%。
“作为中下游光伏企业,都不希望国家采取制裁。”王润川表示,“目前无米下锅,拒绝了许多订单。”
“进口硅料不敢进口,国内硅料质量不行,也买不到。”上述人士告诉记者,“越推迟,对中下游越不利。”
“现在中下游光伏企业比较担心的是如果采取制裁,进口硅料不能保证。”王润川说。
而眼下,又到了光伏企业对之前的硅料进口长单协议重新谈判的时候,大家不敢贸然签下进口长单协议。王润川对记者说,“有长单的光伏企业都在尝试寻找更好的方式履行之前签下的协议,以避免可能面临的高额关税。因为如果不履行,那就是违约。”
来自市场的猜测,中国可能会对进口的多晶硅课征40%左右的关税。
如此一来,国内光伏企业就失去了竞争力,无法和我国台湾以及韩国等企业进行竞争,在王润川看来,“因为他们有便宜的硅料。”
“而这些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王润川分析称。
“目前正是悬而未决的时候,企业最难受!”王润川感叹道。
“以后税率确定了,市场当然会慢慢调节。”王润川话锋一转,“但中国企业海外市场占有率下调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