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在前几年的发展中,可以用突飞猛进一词来形容,然而,在造就了一批传奇英雄之后,光伏产业发展陷入困境,悬崖式的跌幅不亚于当年的攀升之势,一时间,香饽饽成了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在2013年伊始,多项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商务部对美韩及欧盟多晶硅“双反”政策的敲定,使得光伏产业链的上游——多晶硅产业有了回暖迹象,稳中有增的形势似乎让人看到了光伏产业的又一个春天。然而,也有专业人士指出,多晶硅产业回暖只是乱象,整个光伏产业还在寒冬之中。
我国从2006年起上马的小产能(1500吨以下)多晶硅企业约有半数以上,由于当时投入时处于光伏产业爆发增长发展时期,饥不择食造成在设备配置、引进工艺技术等方面存在很多无法改变的缺陷。据了解,目前国内小产能多晶硅企业普遍存在着设备投资成本高,建设成本高,综合能耗高,产能低,制成率低的“三高二低”生产特点,虽然在工艺上采用了改良西门子法,但生产项目设备、生产工艺是前几年引进的老设备,所采用的主要技术线路是单耗较高的高温热氢化和12对棒还原炉,多晶硅综合成本50美元/公斤左右。
商务部的双反政策虽然使得国内硅料短期升至20美金/公斤,中期也许会维持到18美金左右水平,但目前只有国际一线企业的成本才真正低于20美元/公斤,国内小产能多晶硅企业综合成本仍维持在50美元/公斤左右,即便是国内规模型企业,其生产成本也多在30~40美元/公斤之间,硅料厂报表利润仍是亏损。
而且国内多晶硅产业还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尴尬局面,就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国多晶硅总产能远远超过10万吨,其对应的是20GW以上的组件出货量,而国内2013年的组件出货量估计却在15GW左右,过剩仍十分巨大。而且,双反也将会导致亚硅、中硅等多家多晶硅厂商复产,甚至产能较高的企业会扩产,产能消化之路必将更加痛苦和漫长。
国内产能严重过剩,在新的一年还要承受来自欧美的双反调查带来的严重冲击,双重压力下,也将加速国内多晶硅企业的兼并重组。有业内人士形容光伏产业犹似一个围城,城者,非制度、法律、壁垒,实乃虚幻之利益也,欧美国家是“围城之人”,而中国光伏产业则是“进城者”。 经过短短几年的风云变化,中国光伏企业蓦然发现,原来世间本没有城、城里本没有人,只是好大喜功、盲目逐利的本性在作怪,有城可围,才能有城可进,无人围城,则没有城内城外之别。市场在外、技术在外也足以说明了围城之人和进城者之间绝对依赖、绝对依附的关系。
综合分析,国内光伏产业发展仍是困难重重,多晶硅产业也仍在寒冬之中,国内的一些小产能企业,由于企业规模较小,产能释放能力不强,成本难以下降,在无规模优势、技术优势和持续经营能力的情况下,已无继续生存发展之可能,只能走清算重组、或破产之道路。而且,从国家近来对光伏产业整合的强烈要求来看,似乎也可能是在重新考虑用一个寒冬而非暖春来拯救光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