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当初知道是这个情况,我肯定不选光伏专业。”几位将于2013年毕业的光伏专业学生对记者表示。学生胡笑天所在的毕业班共36个人,其中7个保研,19个考研,只有10个找工作。但所找到的工作当中,却没有一个对口。
新余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科科长江民华对记者表示,对于目前学生的就业情况,他有点担忧:“我们的人才培养是为企业服务的,难免会受产业波动的影响。”
崔雅婷是新余学院2010级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的专科生。两年前,这位90后女生坚信光伏产业的光明前景,此时却不得不盘算着今后的出路。她表示,很多同学只能在光伏企业做操作工,而现在,一些找到工作的同学都转行了。
回顾几年前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时,于立新的第一反应是:“非常好”,据其介绍,该学院材料专业2010年毕业的49个学生,不少学生进入了江西赛维和江苏尚德电力等国内光伏巨头。
“那时候,做光伏比贩毒还赚钱。”于立新表示,在这些企业,学院应届毕业生只要“干满一年拿到十万都很轻松”,而且节节攀升。
不过,这一切到今天似乎都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影。这些大一新生们用一种近乎专业的术语在信中分析:“这一切都是目前太阳能光伏产业低迷所致,真可谓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产业链危机
另据记者对光伏行业进行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条拆解,对于光伏行业而言,真正的挑战并不止于2012年陆续爆出的无锡尚德、江西赛维光伏巨头危机,这也是整个产业链的危机,而光伏学院学子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
资料显示,整个光伏产业分为硅料、硅片的上游;电池片、电池组件的中游;以及光伏电站等应用环节的下游,而欧美的“双反”,尽管起于中游环节的多晶硅光伏电池,但随着“双反”的深入,战火又烧至硅料、硅片的上游环节。
随之而来的,则是中国光伏产业危机同时在中游和上游逐渐扩散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