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刚才的介绍,看出了您对CIGS的信心,为何选用德国MANZ集团的CIGS产品?
王晓义:CIGS产品目前在我们国家还处于试验室起步阶段.国内有企业涉足产业化,如扬州莱德,青岛孚日集团已引进成套生产线,但距离量产和达到理想的转换率还有一段距离。在国家科技部“十二五”发电科技专项规划中,明文指出CIGS在国际上已经产业化,在国内还是空白。在“十二五“期末,要实现两个重大突破,一是产业化突破,二是商业化应用突破。CIGS作为太阳能新一代发电装备,迟早会进入终端电站市场。我们对全球能量产CIGS产品的公司做了一个排列评估:
1)台湾台积电,规模为三十兆瓦,转换率为13%,去年4月才宣布出货,技术来源为引进消化美国技术加自主知识产权;
2)日本Solar frontier,规模为九百兆瓦,但技术资料及其它信息不详,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和探讨;
3)德国MANZ集团于2012年初收购德国Wurth solar公司,才拥有三十兆瓦生产线。2011年底转换率为12%,2012年9月宣布转换率为14.6%,技术来源为德国氢能研究所(ZSW)。该研究所试验室提供的数据转化率可达到20.3%。以上三个公司CIGS只有德国MANZ可选。选择的标准就是:量产率,转化率和技术可持续性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只得按照以上刚性标准,实现全球采购,得到了性价比最优的产品。
记者:在您看来,当前国家正着手力推分布式电站项目,对于CIGS来说是否意味着市场化的到来?您觉得从政策层面来讲,还有那些问题亟待落实和解决?
王晓义: 以在石林电站的屋顶式分布电站的建设和BIPV的实践来看,与现在国家着手力推的分布式电站项目是有区别的。石林电站为国家能源局指定BIPV 电站示范项目,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在电站内所有项目包含地面电站上传
并网发电,电站向电网公司开具发票,电网公司收电付费。晚上和白天其他用电按电表走字付费。完全是一种成熟的企业之间的买卖行为。现在的分布式电站是建筑在工厂和个人房屋顶上,除自用外,上传卖电给电网公司。电网公司付费。这之间的操作和技术细则还没有明确界定。是企业或个人与电网公司的买卖行为还是政策行为,尚未有成功的模式。
索比光伏网所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光伏行业最新动态,请关注索比光伏网微信公众号:solarbe2005
投稿与新闻线索联系:010-68027865 刘小姐:news@solarbe.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