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端而言没有什么技术门槛,无论是尚德还是英利,都是从美日德购买设备然后获得技术,自身没有什么技术创新,出现产能过剩是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苏维利认为,正是由于这样的冬天,才使得企业开始认真思考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务,就产业发展周期而言,光伏制造业进入了成熟竞争期。而新一轮的竞争将带来更广的应用和更低的成本,这对于整个中国光伏产业而言是春天的到来。
光伏万科梦:资本联姻产业
“左边是产业竞争带来的成本空间,右边是中国金融资本的支持,这些都将是天华阳光在未来开拓市场的动力。”苏维利向记者描绘了其“光伏万科”的路线图。
事实上,这一商业模式的尝试从2005年就开始了。当时他从英利退出,创立了天华阳光国际有限公司,从事光伏产品的国际贸易并进入欧洲光伏电站终端市场的开发。
“光伏是一个能源行业,是一个以投资为基础的行业,如果解决不了投资问题,就没有这个行业,所以我这七年就坚持怎么解决终端电站投资问题。一个中国民营企业去海外做电站投资是比较新鲜的,把制造业的标签撕了下来,改变了中国企业在国际业务中的形象,而且这种光伏电力投资的模式给外国人带去了实际的利益,更容易让他们接受。所以通过资本和产业相结合的业务模式,既输出了资本和产品,同时也输出了文化。”苏维利分析称。
基于这样的思考,天华阳光将公司战略定位为,引领中国优质服务向海外光伏终端市场迈进,协同中国资本向海外终端市场输出,用全新的商业模式推动中国光伏制造业向终端市场拓展。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专门在旧金山和卢森堡分别建立了北美和欧洲项目投融资中心,组成了具有光伏背景和金融背景的专业化投融资团队,为各个地区的光伏项目提供当地的融资服务,使投资者的资本金投入形成最佳投融资组合,从而大大降低投资风险。
2009年,苏维利回国到银行和企业游说,将中国的金融资本引到海外光伏市场。“新能源是一个良性资产,在欧洲都是10%以上的收益,而且还有国家保证,可以说是二级国债,这对于亟须消化外汇储备的中国来说是不错的投资选择。”
在近两年其他企业受行业拖累处于生死挣扎之时,天华阳光反而成为光伏产品成本不断下降的直接受益者,利用全球资本运营模式,相继斩获国内外大型光伏电站项目大单。今年6月份,凭借稳定收益的电站项目、与国内光伏企业的合作,争取到了国际资本,顺利地完成了智利项目的融资,获得300兆瓦光伏电站的开发权。在日本20多个地方也开始了光伏电站的运营建设。单个项目投资额分别达到6亿日元以上。此外,10月份还获得了国开行的百亿授信。
“在技术创新方面,天华主要着眼于项目设计和系统运营效率的提高,而不是单个电池片的效率,就如同盖楼一样,比如楼盖成什么样子,怎么维护更科学,最终形成我们的经验。”苏维利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天华阳光已在欧洲、亚洲、北美等十余个国家设立了控股子公司。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