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认为,超日太阳能2011年亏损,2012年半年报继续亏损,若年内不能扭亏,其公司债有丧失回购资质、暂停上市甚至终止上市的流动性和估值风险。
应收账款藏“暗雷”
值得注意的是,超日太阳能的应收账款也在快速攀升。
其2012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超日太阳能第三季度应收账款为7.56亿元。而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0.36亿元,当期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72.97%。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33.42亿元,比期初增长了51%,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42.3%。
“从第三季度报告看,虽然其实现了基本盈亏平衡,但经营性现金流缺口很大,估计潜亏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不是小数目。”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程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导致这个现象有两个原因:一是大环境不好,组件产能过剩,导致营收和毛利率下降;二是超日太阳能投资电站占用现金流。
而超日太阳能本身则将主要原因归结为电站投资。“主要系本期的销售客户基本集中在光伏电站建设商,回款时间较以往的传统零售客户延长,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减少。”
记者了解到,在行业低迷、产能过剩、贸易战频发的背景下,很多中上游光伏企业尤其是组件企业开始向光伏终端电站发展,寄希望通过光伏终端电站消化自己日积严重的库存。
而这也是超日太阳能选择的方式。倪开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光伏产业经营状况的每况愈下,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及改变困局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未来投资电站将成常态。
但是以建设电站和定向销售为主的销售模式虽然保障了公司跟踪期内营业收入的稳定增长,但公司应收账款规模也大幅增长,给公司带来较大的资金运营压力。
数据显示,国内16家光伏设备及电池、组件生产行业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总额则从2011年前三季度的280亿元左右,提升到了今年前三季度的350亿元以上。
电站投资“二次危机”
程峰认为,随着光伏企业投资电站的热潮涌起,“光伏电站过剩”或将成为光伏行业的二次危机。“靠“投资电站拉动组件”来救光伏行业是不可能的,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无法消化组件产能。”
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秘书长李俊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靠投资电站来盘活企业是不可能的。他用了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就好比包子铺生产包子,卖给自己,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撑死。”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