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行业面临的是一幅悲喜交织的奇幻景象。喜的是,短短几年间,中国光伏产能占到全球一半以上,全球前十大光伏组件生产商中国包揽了前五名;悲的是,在欧美提起反倾销诉讼的大背景下,整个光伏行业陷入大溃败,几大巨头都接近资不抵债。这实际是在为产业爆发期积累的矛盾埋单,一方面,政府鼓励光伏企业高速发展;另一方面,国内市场在上网电价、并网等问题上迟迟未有大动作。
产能扩张的无序与失控,以及由此带来的国际反弹,最终成为压倒“太阳神”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这次欧盟反倾销立案,最终变成一个征收高税率的定案的话,对中国光伏产业影响是巨大的。可能会引起50%—60%的企业破产倒闭。”常州天合光能CEO高纪凡在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
而光伏产业的另外一位企业家苗连生则在2012(第十一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表示:美国双反,欧洲双反,印度,日本,能出手的都出手了,比别人过冬天还难,实际上我们到现在冬天更难。我们这些难兄难弟们,今年都赔得特别惨,惨不忍睹,还不知道赔到什么时候。
外部环境为尚德及施正荣带来的困厄,几乎使他无法进行任何躲避。作为一名归国学者创办的企业,施正荣的遭遇有着值得关注的地方。光伏业目前的境遇,正是中国产业在国际化途中必交的一笔学费。今天不是光伏业,明天也会在其他产业爆发出来。中国正在加速融入世界,成为世界产业链上关键的一环,而国外的一个喷嚏,也就使得国内的某一个产业严重地抖了一个哆嗦。这也要求我们无论在政策制定,还有市场环境的维护,都不能够再固步自封,必须着眼于世界,着眼于未来,不能目光短浅。
施正荣之困
施正荣并非第一次陷入困境,回国创业11年来,他不止一次遇到麻烦。但他承认,没有哪次像今天这样命悬一线:债务庞大、持续亏损、高管纷纷出走、美欧双反……“内忧外患”是尚德的最佳注脚,“我自己也不知道明天在哪里。”他告诉记者。
施正荣原本不姓施,而姓陈。当时施家将其抱养过来后,爷爷为其取名正荣,给予了很大的期望,爱护有加。即便是十岁已经很了解自己的身世,施正荣也还是很感激养父母的恩情,“无论家庭多么的拮据,父母一直都很支持我的学习。”从小努力学习的施正荣,在1988年攻读完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硕士学位后,被派往澳大利亚继续深造,并顺利拿到了光学博士学位。
2001这一年,他回到国内进行创业。而他将企业落户江苏无锡,在当时无疑使走对了一步棋。无锡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在尚德获得了成功。初创尚德,除了一腔热血和满腹知识,施正荣只有40万美元。而无锡市政府用类似行政命令的方式,让当地8家国企凑了650万美元入股尚德,他们甚至做好了“这钱就这么打了水漂”的准备,可最终证明这是一笔相当合算的投资,当然,如果它们能陪尚德走完上市之路,收获会更多,但同样在政府支持下,国有股于上市之前退出。
施正荣可谓一路风光无限,也成就了无锡市在全国各地光伏产业园中的领军地位。2005年至2007年,尚德电力销售额从2亿美元增加到13.48亿美元,利润从三千多万美元增加到1.7亿美元。施更是以160亿的身价登上了中国大陆首富的宝座。施正荣的个人得失已经与无锡市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尚德在无锡有着特殊的意义,它甚至已经融入无锡的城市精神——“尚德务实,和谐奋进”,它更是无锡主政官员升迁的砝码。2011年,无锡市工业产值1.5万亿元,无锡尚德产值300亿元,比重不大,地位却非常显著。尚德的明星企业地位,极大提升了无锡的知名度。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