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在欧洲有很大的话语权,和欧洲的关系会越来越密切,欧洲和中国对于俄罗斯的贸易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俄罗斯和欧洲的关系可能会逐渐放松一些限制。因此未来十年,俄罗斯将会逐渐回归欧洲。尽管和中国的交流也非常密切,但俄罗斯关注欧洲非常明显,因此会减少因能源而产生的问题。
这会使欧洲调整对待伊拉克和利比亚的态度,这两个国家也显示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态度,例如伊拉克表现得更为开放,而利比亚政府也显示得更为理性,那么接下来很可能出现这些地区对欧洲能源出口的增加。
至于中国,我希望未来十年,能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汽车的消费将逐渐扩大,使其增大汽车和石油的进口量。但我觉得他们可以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可能越来越重要。煤炭很可能仍然为主,但我想可能会减少。
解决中国能源使用问题的最有效手段恰恰是使用市场手段,用价格来调节。目前石油价格已经非常高,我认为就应该用价格来调节需求,石油价格到一定程度后,自然消费者就会去考虑,我是否需要去使用其他能源来取代,例如更多使用天然气。而假设没有需求来支撑,石油的价格自然就会下降。
记者:中国的发展带来对能源的巨大需求。但中国在关键性领域例如能源和铁矿石的价格上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如何看待?
克雷恩:中国目前能源的产能来看,确实和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但中国有煤炭。对于中国来说,更为关键的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铜等要素资源的进口国,你有市场的议价能力,这种需求在增加,这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中国这种急速扩张的需求,过往资源价格一直上升,随着去年7月以来,中国经济放缓,全球资源价格下降,包括铁矿石、铜价都在跌。这也部分反映出,当中国经济加速、潜在需求增加时,产生了新的供应量通过新矿开采出来。但也因此压低了价格。
这个不是由既定的游戏规则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有人想买,有人能卖,然后他们按照一个价格成交。的确大宗商品交易使得一些东西的价格变得非常昂贵,但假设这些东西的价格高至会使买家投入生产后没有利润,这个需求又会减少,于是这一原料的价格又会回落。
记者点评:市场,市场。在克雷恩看来,市场是世界能源格局的最终决定之手。无论是传统能源的优化使用,还是新能源的运用前景,都离不开市场机制的作用。而中国未来的能源格局,最终也是市场决定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