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中国光伏行业今年处于全行业困境之中。河北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大叹苦水,“光伏行业今年惨不忍睹,还不知道赔到什么时候。”光伏行业陷入困境,公认原因是产能过剩。数据显示,全国150多家太阳能电池组件企业今年产能将超过40吉瓦,而欧洲光伏工业协会预测,2012-2013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才在20-40吉瓦之间。
这意味着,中国一国的产能,就能满足全世界的市场,但天下没有这样的好事。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有一个极大的缺陷缺少自己的终端需求市场,中国的光伏电池基本上是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满足国外的终端需求服务。这意味着,欧美国家的光伏需求变化,立刻会波及到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近两年,欧美国家分别削减了政府对光伏应用的补贴,再加上美国和欧盟先后对中国光伏企业提出“双反”调查,立刻使中国众多的光伏企业陷入全面过剩的困境。
打击是惨重的。以光伏产业的上游产业多晶硅环节为例,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统计,在A股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业中已有3家停产。全国目前已投产的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剩下七八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停产率超过80%。直接原因是多晶硅价格及其下游的电池组件价格已经接近甚至低于生产成本。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复杂性还在于,地方政府在其中高度参与。以江西新余的赛维和江苏无锡的尚德为例,背后都有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当问题来临时,企业、地方政府、银行都深陷其中,而且对地方就业和地方财政形成了不小的威胁。一个行业的问题,正在扩散为地区经济问题和社会稳定问题。
面对困局,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呢?我们注意到,有关部委和银行为光伏行业的问题把脉,得出的结论居然是:让该死的死!说得好听一些,就是让市场来淘汰。
在安邦的智库研究人员看来,光伏行业固然有一窝蜂投资过度的问题,但从政策角度看,要解决光伏行业的现实问题,政府机构如果只是这样简单表态,显然不是负责任的态度。有人说,光伏产业发展不能靠政府扶持,政府不能补贴,这种说法更不靠谱。其实,全世界对光伏产业的发展都有扶持政策,欧盟和美国对光伏的终端利用都有力度不小的补贴政策,以引导终端光伏利用。正因为如此,近年他们一调整政府补贴,立刻导致光伏市场需求的变化。
作为独立智库的安邦建议,国家决策层不能局限在过剩和补贴问题中,而应该从另外的思路想办法。安邦的建议是:中国要果断地从住宅和建筑设计标准进行调整,在标准和规范中增加建筑节能和利用光伏的要求。安邦建议的合理性在于,建筑能耗本来就是一大消耗,降低建筑能耗就是为居住者省钱,也可以为商业建筑带来效益。如果可行的话,政策上还可再进一步,将节省下来的一部分资金,用来补贴给光伏产业,这样就更利于解决问题了。
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进一步解释,建筑设计是根据建筑标准和规范进行的,建筑的改造与翻新,也需要参照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果能在建筑标准和规范中添加使用光伏、节能要求,实际上就是通过政策标准来创造出对光伏产品的需求,光伏产品的采购量立刻会迅速上涨,在产业和环保两个方面均可收益。仅此一项工作,如果能真正落实,就能挽救国内的光伏产业。
中国过去发展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任何制造产业的发展,都必须要有国内市场,只有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都站住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安邦的建议完全符合创造国内需求的思路。而且,以财政补贴国内终端消费市场,任何一个国家也难以对此提出“双反”。要强调的是,这是从公共政策上解决问题的正路子,而不是像中国的营商习惯一样,正路不走而去搞“偏门”。当然,要让这个办法落地生效,需要我们的政府官员们更忙碌一点,更操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