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平价上网处于理论阶段,五年之内不实际。
光伏产业高估了自己,认为平价上网会提前到来,大规模的能源替代现象近在咫尺,事实并非这样。发电成本的迅速下降还是因为规模化的生产和过度竞争,在这方面,技术进步没有发挥多大作用。国家对于光伏企业给予的种种资金、土地、税率等优惠政策,在地方政府的怂恿下,都转换为企业快速扩张的资本。光伏企业已经连续多个季度亏损,在此基础之上光伏产品的真正成本缺乏说服力。此外,以现在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晶硅电池的技术改进空间比较小,技术进步才是改变产业命运的关键,因为规模化的生产其带来的利好是有上限的,所以平价上网理论上非常可行,实际上是痴人说梦。
第二,过度的着眼未来,对产业瓶颈认识不充分。
光伏产业的发电成本总是以25年或20年的发电周期来总体测算,过度的从未来的角度考虑,又缺乏实践证明,脱离了个体和电网企业当前的利益诉求。中国国民的环保意识虽然日益浓厚,但你要个人或企业来为将来20年之后的电费买单是很难的,业主的顾虑包括系统遭受天灾人祸、维护成本过高等等难以打消。对电网企业来讲,电网企业是靠上网电价与居民用电价格的差价来获取利润,其讲究的还是规模化的效益,光伏发电远高于火力发电,也高于绝大部分地区的居民电价,试问电网会对光伏有好感吗?没有了好感,就没有解决光伏发电技术问题和配套设施的动力,现在电网企业甘愿为光伏做保姆,一是因为高层的压力,二是光伏发电规模小,还没有触动其自身的核心利益。
产业最大的瓶颈还是成本问题,只讲故事,不讲事实,中国光伏就不能继续发展。
第三,高估新能源前景
新能源是无限美好的,地球人都知道,但这可能是二十年甚至是五十年以后的事情。光伏企业恰恰把这一时间点人为提前了,给人的感觉是,煤炭和石油等传统能源即将退出历史舞台,光伏电池板进入百姓屋顶的时刻就要到来,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
国家发展新能源更多的是培育一个市场,同样重视对现有传统能源的改造,比方说对媒体、石油及天然气等传统能源进行技改,以提高其自身的能效利用。国家发改委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远高于新能源,光伏企业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不是国家的惟一宠儿,国家宠幸你,行业能否争气才是关键。
光伏产业最终的普及化需要一个强大的基础,包括具有竞争力的发电成本、脱离补贴、理顺利益机制等等,需要漫长的时间。光伏产业从高精尖到大众化仅仅几年的时间,怎么可能解决上述问题,完成一次华丽的转身。所以,光伏行业高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