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是要渡过资金关,要有过关的资金支持。最理想的就是恢复市场信心,这会带来股价的提升与更多的银行信贷,不仅会扭亏为盈,还能实现增值发展。”周浪补充道。
仅就当前状况而言,赛维等光伏企业未来的道路仍旧不是很明朗。不过也有业内消息传出,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工信部四部委和36家银行机构代表在保定召开的交流会上达成共识,对光伏企业“保大弃小”,赛维则是指定“保大”的企业之一。
危机还是转机
近期,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光伏新政”,尤其在拯救危机企业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可谓一场甘霖解了燃眉之急。
但这也被业内人士评价为是一种权宜之计,赛维与上海农商银行的这次诉讼更加表明,我国光伏产业自身固有问题或许早已冰冻三尺。
该事件的出现也引起了多位业内人士的忧虑,尤其在资金链方面,他们均表示,担心这次的信贷危机会成为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引爆行业信贷危机。
“或许从另一角度来看,危机也意味着转机。”杨先生表示。
他对记者说:“前几年一哄而上,现在严重产能过剩,虽然这个行业说见底还早,不过恐怕只有倒了一批,才能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寻求新的发展。”
“国内几家大型的光伏企业估计会有政府的帮扶,有些主业不是光伏但新涉足光伏行业的也能有主业支撑,说不定也能笑到最后。”他补充道。
“只要能挺过这一关,光伏行业的未来道路还是很光明的。”周浪表示,“关键出路还是在市场。”
他进一步表示:“国家现在重点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与传统大型发电站的模式相比,是一个全新的大市场。这块市场开发出来,渐渐就能够扭亏为盈。这个时间有可能是在明年,但多数人认为会更晚些。”
周浪还介绍说,传统大型发电站往往建在偏远地区,因而存在送电距离远、负荷大和输送过程中的电量损耗等诸多问题。相比较而言,分布式则极大地避免了上述缺点,在未来大有可为。
鲁政委则认为:“政府应该放开手脚,让企业自由竞争与发展,通过优胜劣汰锻造优势企业。”
他分析指出,政府的财政支持在拯救光伏企业上确实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不仅带来了实际的资金支持,还有一定的杠杆作用,增强其行业信心,带来更多的外部资金融入。不过在他看来,这样却没有办法产生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在鲁政委看来,“行业的兼并重组乃至破产都是市场经济再自然不过的现象,任何企业都可能破产。为了保证经济的良性发展,我们不应该保证每一个企业都存活,而是让行业内不断涌现出新的优秀企业”。
“对整个行业来说,破产意味着游戏重启,完全放弃了以前的包袱,因而可以轻装上阵,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鲁政委说。
杨先生对此也表示赞同:“不少好企业生产能力都在,也有一批人才,因为资金链断了低价重组,应该还是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