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比光伏网讯:最近几天特别热闹,财经类节目做了一些光伏方面的访谈节目,引发了不少社会讨论。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大家都知道光伏好,可是现在光伏行业里,没有几家赚钱的。
如果长久入不敷出,按照现代的公司法,就要申请破产保护了。
在德国,在阳光之城弗莱堡,现在找工作的工程师,十个里面就有两三个是来自光伏行业的。究其原因,大家一致认为持续不断往下的价格是大家关门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厂商在不断亏损的前提下,还能继续经营?
德国人脑子比较简单,认为是中国的政府在给这些企业低息或无息贷款。为什么是政府呢?因为个人或企业是不会看着企业亏本经营,打价格战,还往里面投钱的啊。
大家都在熬…
哪一些企业能够胜出呢?
第一类:有盈利能力的中小型企业。
因为他们没有签什么长单,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银行贷款。完全是“挣加工费”,接到单了再去生产,总是能够拿到市场价格的原料,做好品质。国外的客户能赚钱,自己也能赚一点。哪怕起伏跌宕有一些,却也颇有前途。
但是另外一类新投产的投机类的小厂商不算。有些靠着原来企业的关系,在外面接到单子,再出去小打小闹,有时候还投机取巧,在品质上不能保证,不可能成气候。
第二类:有创新能力的小企业。
如果企业原来是做电池的,或者是做LED的,在这一波低谷的时候,想到并实施了业务拓展,依托已有渠道,和销售商一起拓展业务,获得双赢的。这类企业,不用专注转化率多高,设备有多先进,关键是灵活。销售知道怎么去探求市场的需要,研发知道怎么去把销售的思路实现。
第三类:巨无霸大企业,有品牌效应的。
比如英利,这家企业的产品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接受。是很有销售潜力可以挖的。最近一年来,国内的英利风风火火,在生产、管理方面很有特色,但是在市场上乏善可陈,除了赞助足球,没有什么太大的举动。不过也许正是这种“不折腾”节约了现金流,所以打起价格战来,还是很有底气的。
以上是从企业性质上来讲,其实光伏行业本身,也是一个很讲“企业文化”的行业。因为新生,所以很多企业文化,其实也就是老板的个人文化和管理风格。同样,三类老板有可能带着团队闯出来。
第一类:视员工为家人类型。大家一路走过来,经历过各种酸甜苦辣。如今在低谷,老板吃肉,员工也有一口,老板喝汤,员工至少也有水喝。人心都是肉长的,更何况,太阳能的市场,挖一挖,也总还是能找到一两个客户的。当员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企业的生存就不是问题了。
第二类:勤思善学型。从硅料到组件,行业中最近新的东西很少。也许欧美正在酝酿新的设备输出。但是在新的东西还没有出来之前,如何把自己已有的设备的潜能开出来,如何让自己的员工的创造力最大发挥。老板的境界很重要。
第三类:朋友遍天下型。路子广,总是能够打听到一些市场的机会。朋友照顾也好,有钱大家一起赚也好,多元化的市场,让企业很灵活。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量化一个企业是否有发展的数据。客户数,客户分布比例,客户的发展趋势、忠诚度、满意度,企业的技术水平在行业内的水平,财务状况,长单比例,人员流动比例,设备新旧、熟练程度等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光伏行业里将来大放光彩的,如果今天就在做光伏,他就是先驱。
今天在光伏行业里大放光彩的,如果将来不再做光伏,他就是先烈!